设计学院艺术讲堂:知识生产与话语的历史化——从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谈起

时间:2017-08-22 18:58    点击:
备案编号:2017082209撰稿单位:设计学院发布单位:宣传部
技术录入:杨璇、陈季春责任编辑:孙秀华

本网讯 8月21日,设计学院新学期首场艺术大讲堂邀请到艺术学博士、博士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访问学者、德国柏林工程艺术大学客座教授、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生导师刘凡副教授。她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课题10余项,完成德国萨克斯-安哈特、德国歌德学院、英国威尔士议会艺术基金、墨西哥国家文化数字中心项目等国际合作课题4项。出版《消失的建筑》、《另类准则》、《自我与图像》等著作,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作品在欧美多国展出,在德国举办个展2次。本次讲座的主题是知识生产与话语的历史化——从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谈起。

刘凡博士后从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谈起,分别解读了由邱志杰先生作为策展人的威尼斯双年展,该展览的中国馆史无前例的将中国的皮影、苏绣等带入了一个国际当代艺术展览,却遭到了国内外诸多专业人士等批评。究其原因是没有利用当代艺术表现手法解读或者重构中国传统艺术,在由西方建构的艺术游戏里失去了中国当代艺术应有的水准。她除了解读中国馆之外还将德国馆一件当代艺术作品即 “关于死亡阐释”从场景的装置到漆黑的洞口,塑料裹着干尸的味道,从视觉、嗅觉、心理逼迫人们接近死亡,拷问生活。她认为当代艺术应该是引起人们震撼或者悸动的对现代生活的一种反思,只有这样才符合威尼斯双年展发起的本意。

除此而外,她解读了当下民间美术如何利用到现代设计或现代艺术中,一一列举了民间美术研究的方法、路径、切入点等一些列研究方法;并归纳了民间美术主体核心信息承载包含的三个层面,即物象层面、实践层面、理论层面等论述传统民间艺术的当代转化与再利用。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分别向她提出了民间美术如何恰当的表达现代设计?当代艺术的中国式表达该如何体现?如何让世界认同中国的当代艺术以及能否建构中国当代艺术体系让国外来认同等等问题。她均做了精彩的回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艺术大讲堂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视听享受,对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设计学院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文/图 白瑞荣  审核/聂森

 

讲座现场(1)

讲座现场(2)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活动日历
温馨提示

欢迎广大师生对学校网站的功能、栏目、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杨晓含

联系电话:85816683

电子邮箱:xcb@gznc.edu.cn

  • 精彩推荐
  •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