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中心(贵州)凉伞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施秉县举行

时间:2019-11-19 19:03    点击:
备案编号:2019111907撰稿单位:贵州民族教育研究院发布单位:宣传部
技术录入:周煜、龙美丽责任编辑:冯建国

本网讯 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扎根基层,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11月16日,我校“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中心(贵州)凉伞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施秉县双井镇双井村凉伞苗寨隆重举行。凯里市文联副主席杨秀银、黔东南州苗学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凯里市作协副主席龙艳、施秉县民宗局副局长廖斌、施秉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雷刚、龙里县苗学会副秘书长王玮、理事罗兰、施秉县双井镇平寨村独木龙舟协会会长杨云飞、我校贵州民族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中心(贵州)副主任杨定玉教授、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中心(贵州)执行主任陈志永教授、盖媛瑾副教授以及双井镇部分村寨支书、主任和穿着盛装的村民近300人参加了揭牌仪式。会议由凉伞地方精英龙明开用苗汉双语主持,此次活动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当地村民热烈欢迎。

仪式活动上,杨定玉教授首先对黔东南州、凯里市以及施秉县相关部门领导表示感谢,并详细介绍了贵州师范学院的发展历史和贵州民族教育研究院暨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中心(贵州)的建设情况。杨定玉指出,“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中心(贵州)凉伞研究基地”的建立,是继2018年在荔波县设立“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中心(贵州)水利大寨工作站”之后的又一个地方研究基地,对于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做好乡村研究、传承传播民族民间文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陈志永教授在讲话时指出,清水江流域文化多样、厚重而复杂,研究基地的设立,为学术研究和田野调查提供了重要资源,乡土中心学术团队将与当地政府、村民联合行动,通过扎实的田野调查和长期跟踪,坚持做有“温度”的学问,将论文真正写在“贵州大地上”,凝练出原创性“问题”,展开学术研究,为地方发展、乡村振兴及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持。

随后,我校民族教育研究院杨定玉教授、陈志永教授、廖斌、凉伞村村民龙明开共同为“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中心(贵州)凉伞研究基地”揭牌,杨定玉教授还为施秉县委党校原副校长宋永泉以及村落精英龙明开颁发“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中心(贵州)兼职研究员聘书”。

杨秀银、廖斌、雷刚、王玮、杨云飞以及双井镇部分村寨支书、主任等相继发言,大家一致认为,省直高校在苗族村寨设立研究基地,有助于加强高校与地方的联系,开展深入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为民族村寨带来新的思想和理念,助推乡村振兴与发展,帮助群众脱贫等,影响将更加深远。

11月17日上午,在龙明开、杨云飞的带领下,乡土中心学术团队成员还前往清水江流域的平寨、南哨、鲤鱼塘、铜鼓等地进行现场考察,与当地村委会领导及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当地民风民俗、精准扶贫情况等,为今后的进一步合作与研究打下基础。

文/图 盖媛瑾  审核/杨定玉

杨秀银讲话

陈志永讲话

基地揭牌

颁发聘书

龙明开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活动日历
温馨提示

欢迎广大师生对学校网站的功能、栏目、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杨晓含

联系电话:85816683

电子邮箱:xcb@gznc.edu.cn

  • 精彩推荐
  •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