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院学子基层建功立业,情系母校发展树立榜样一访贵州省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胡明顺

时间:2015-10-27 15:33    点击:
备案编号:2015102702撰稿单位:文学院发布单位:宣传部
技术录入:谈铖铖责任编辑:孙秀华

胡明顺,1990年9月出生于贵州遵义,2010年进入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在校期间积极组织社团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三次利用寒暑假组织春晖服务社远赴贵州省六枝特区新华乡五星小学义务支教。2011年获得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优秀志愿者”称号,2012——2013年期间获得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校级“社会活动先进积极分子”称号、校级“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和贵师院第一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培训班“优秀学员”等荣誉称号。

2013年成为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中的一份子。现服务于雷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西江镇)党政办公室综合一股。曾负责雷山县西江镇北建村行政综合包村工作。两年多的驻村帮扶以来,其个人事迹先后接受雷山县电视台,黔东南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报道,2015年荣获全省2014年-2015年度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称号。

师院学子基层建功,苗乡侗寨结对帮扶

“我在青山里等你来,哟哟荷嗨!我在绿水间等你来,哟哟荷嗨!我在云雾里等你来,哟哟荷嗨,我在彩虹里等你来。盛开的鲜花等你来,累累的硕果等你来。丹江河水等你来,西江苗寨等你来。层层梯田等你来,太阳月亮等你来。我在雷山,我在雷山,我在雷山等你来......。

这首歌唱的是雷山县西江镇,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曾用“用美丽回答一切”来高度赞美西江千户苗寨,而这里也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苗族露天博物馆。我校2013级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胡明顺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驻扎了两年,一直在这里服务基层,建功立业!

两年前,大学毕业后的他积极响应团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他通过选拔层层选拔,成为贵州师范学院2013年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一份子。带着“团结、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踏上了实现人生价值和青春梦想的征途。

两年多来,他访遍西江镇北建村大小村落,为摸清楚家底,他和“翻译官”村主任一家一户的走访,记录好该户家里劳动力情况,是不是贫困户,是因什么致贫,家里有没有“特殊人群”,“特殊人群”没有照顾、有没有在读书的大学生、在民情日记本上勾勒出该户所在位置,同时用手机拍下房屋整体情况。为以后接手的农低保评选、危房改造和良种补贴等各种惠民政策落实和农村精准扶贫提供原始的材料。我们通过走访他同事时了解道有这样一个小故事。由于在语言沟通方面的差异,他与村民的第一次“见面会”,2013年8月份的一个晚上9点,村民们陆陆续续的往村委会赶来了,很远就听到村民们在用“苗语”交谈着,然而他一句也听不懂。此时的他在心里暗暗的思索着,以后的工作可如何开展啊,顿时毫无头绪。

没多久,在村民会议上,村党支部书记简单地介绍了他的情况,大家一听是遵义那边的,都纷纷表示很远,就在他一开口说普通话时,此时,他发现大家都用惊讶的眼神看着他。突然,一个年轻小伙举起了手大声说道:“兄弟,能不能来点地方话哦”。他开玩笑地回了一句,你们就当是在观看黔东南“新闻联播”呗!大家都会心地笑开了,没想到与村民沟通的“隔阂”一下子被打开了。后来有一段时间,同事们用方言对他进行一番调侃道:“小胡,我发现最近北建村的村民来办事,都说上普通话啦哦”。靠着踏实肯干、吃苦当先的工作作风,很快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和真心点赞。

情挽村干留任,赢得群众来点赞

尽管远离家乡,西部相对艰苦。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恶劣,但他愿意把自己的所学奉献给苗乡侗寨,尽管或许只是杯水车薪。在多彩贵州这样神奇的土地上,有着像他一样默默尽绵薄之力的志愿者。在这里奉献着青春,奉献着力量,待三年服务期满后再回自己再考虑个人工作前程的问题。他算是其中一个。所以他并不是孤身一人,有很多有着梦想的同龄人将与他一路同行,因为他们拥有共同的名字—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在西部大山深处经历磨砺,摆脱稚气,逐步走向成熟。

2013年正值雷山县西江镇第九届村“两委”换届选举,换届选举工作是村里面的大事,村民十分关心此项工作的开展。为了能让村民尽快了解村“两委”选举的重要性,他主动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村里的三大员又以高票再次当选,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谁都想出去打工挣钱,不愿意在村里任村干,村民们看到选上的干部不愿意连任,那段时间村干部们有的选择关掉电话,有的甚至在村里面玩起了失踪。这可让他心里十分着急啊,这些村干部如果不能够尽快就职,接下来的农村低保评选、危房改造、良种补贴等各项工作该如何开展呀。为了能让那些“逃跑”的村干部安心工作,那一段时间村里安排“暗哨”,一有目标出现,他自己就立马备上薄礼,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支书,你是村民心中最佳的人选,老百姓舍不得出去打工,村民之所以选你,还不是信任你,觉得你工作踏实,处事公平,为人厚道。”他耐心的跟支书说道。“小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也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我没有想到村里人还是那么信任我,支持我,我觉得很多事情还做得不到位,对不起大家。作为女同志我也有自己的难处啊。”村支书无奈的说道(西江镇唯一的两名女村干部之一)。经过他们几次走访,支部书记候选人最后还是有些顾虑,苗家人都有这样一个习惯,席间都离不开酒。“小胡,你每次来都不喝酒,要不你把你碗里的酒喝干了,我再考虑”。他当场立马端起碗就喝,喝完后,支书当场答应。然后唱起了敬酒歌,那天,他醉了。第二天,有几个老党员打电话来,“小胡,你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实事,我们很感谢你。有时间来家里坐坐,喝上几盅香甜甜的糯米酒。”

就这样,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方式,挽回了村主任,村会计继续就任。他用真诚感动了这里的人们,用真情挽回了那些“不安分”的村干,避免了该村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也为村集体发展留住了实用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据悉,他在负责西江镇行政综合包村工作期间督促工程队尽快进行道路硬化通村公路6.4公里,争取人均工程资金10万元,受益群众1500余人,争取县扶贫办资金60万元的核桃苗,共计3500株,培训养牛大户10户,指导农户开展羊圈改造10余间,调处大小纠纷15件。截止目前,村里采取连片开发方式的模式,积极引导发展核桃产业。现已种植核桃600亩、300亩茶叶种植项目,1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正在筹建中。

关键时刻站出来,危难关头冲上去

在今年雷山县“5.27”、“6.21”特大洪水考验面前,广大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关键时刻站出来,胡明顺就是其中的一个,危难关头冲上去。

2015年6月21日凌晨5点30分,他接到景区农户打来的电话,“西江政府值班的同志!我是西江镇西江村会计宋西平,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白水河低洼农户的房屋因暴雨出现了险情,随时都有垮塌的可能,请救援!”他第一时间与值班领导反映情况,迅速赶到镇政府办公室。可是,天公不作美,雨越下越大,而此时,映入眼帘的是河水漫灌出堤坝,吞蚀在道路两边的农田因灾造成景区人畜饮水和消防用水管网严重毁坏,水源全部断绝;沿河酒店、农家乐等不同程度被洪水淹浸和堆集物淹埋,部分高位的农家乐和酒店因地质灾害隐患紧急疏散客人并停止营业;观光农业区大量农田被水冲砂压,生态防洪堤基本冲毁;暴雨引发多处地质灾害,民房损毁严重;景区供电及移动、电信、联通等通讯设施严重损毁,供电和通讯全部中断。在园区(西江镇)党政办主任李军的统筹安排下,值班人员奔赴灾情现场,帮助村民转移财物。

他协助村干部一边做群众的安抚工作,一边转移村里的被困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清理房前屋后淤泥、清洗家里的生产生活用具。他和园区(西江镇)的干部们一样,那几天一直在村里统计灾情,帮助村里开展灾后自救。

我们从西江镇北建村村主任陈登光那儿了解释到,因为此次抗洪救灾,他错过6月27日遵义老家那边的事业单位面试,当问及他有没有后悔放弃这次面试时,“我至少也得把灾情统计完成,组织好村里面开展生产自救、清理房前屋后淤泥后,这样我才会安心。事业单位考试还多得很,错过就错过呗”。我知道,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在志愿者服务期内考回遵义县老家,照顾离异后独自抚养自己读完大学后才考虑“个人问题”的妈妈。在灾难面前彰显时代青年的担当,在大灾大难面前出大局出发,舍弃个人前途的一丝希望,仍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奋斗在成“公”的路上。

雷山县西江镇因其地理位置和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的民族文化优势,一般进入旅游旺季,加之以前的郎西旅游道路可进入性差,经常出现双向车辆缓行,这个时候园区(西江镇)的干部就得上岗执勤,到公路旁指挥车辆有序进入核心景区停车场,特别是2015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他和正式干部一样,在拥堵的长龙边有条不紊指挥车辆,为游客解答和提供帮助。很难想像早上八点上班,晚上十点半还在盘山公路上坚守着,像这样的“战斗”他每场都参加其中。这两年多以来,每一年的节假日黄金周、旅游旺季的周末,他都与他的“同事们”一起,没有半句怨言。这次,我们有幸能在周末采访到他,短暂的见面和集聚寒暄采访合影之后,他又去整理农村危房改造的“民心”事。我作为学弟,真心疼他,他白天尽量完成工作,晚上回到活动板房(寝室)勤学以求成“公”。

练就本领服务群众,情系母校本科评估

毕业两年多了,在师院还能够人气那么旺的学长之中,他算是其中的一个。他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曾在学校大学生文化交流协会、春晖服务社、院学生会和社团联合会留下过关于他的故事,留下过他的身影。对师院的感情也就是在这些学生组织工作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曾经为了搞好学生组织活动与朋友而争辩过,为了起模范带头作用而“逃课”来以身作则,专门找一些吃苦耐劳的兄弟姐妹些在办公室加班熬夜做材料。靠着人格魅力在学弟学妹获得良好的口碑。当初是何等埋怨自己学生社团事情多,没有时间去复习考证,甚至还挂过科。可如今却十分想念在母校的日子。经常通过新浪微博、社团活动交流群,社联的小伙伴些向他“汇报”着这些年师院里发生的点点滴滴。

采访期间,听社联主席团负责人们这样说,他们一有困难和疑惑,就会向学长这个“参谋”请教,可见学长在学弟学妹心中的地位。当我们问及毕业两年后为什么还那么关心学校是,他时常提到到“无社联,不大学”,从他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师院给他留初恋般的回忆,大学毕业了就失恋了,可这段感情在他心中永远是刻骨铭心的。在距母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还有不足5天的日子里,他将在基层将师院的“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校风融入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中去,时刻不忘自己是师院人。在远方为母校评估加油,呐喊!

最后,他表示,志愿之路始终在路上,他有信心做好剩余9个月左右的志愿工作,一定为师院学弟学妹们做好表率,最后祝愿师院在这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取得圆满成功,祝母校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采访结束后,他又拿着文件赶赴村民家中走访调查情况。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们为有这样一个好学长,为师院有这样一个好校友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也相信,他的明天也将更加辉煌灿烂!

文/图 文学院通讯社  审核/韦丹

(编者按:本篇优秀学子专题采访由文学院通讯成立以来第一次外出采访报道社,由社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采访策划:刘裕庭 贾永剑 刘子龙  采访撰文:陈钎华 邓言语 采访摄影:朱昆 肖亚雄

 胡明顺采访照

日常办公

张贴公告

文学院通讯社与胡明顺(正中)合影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活动日历
温馨提示

欢迎广大师生对学校网站的功能、栏目、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杨晓含

联系电话:85816683

电子邮箱:xcb@gznc.edu.cn

  • 精彩推荐
  •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