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乡村地理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隆重举行

时间:2018-11-09 19:02    点击:
备案编号:2018110914撰稿单位:地理与资源学院发布单位:宣传部
技术录入:苏致龙、王财丹责任编辑:孙秀华


本网讯 11月8日,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乡村地理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逸夫楼演播厅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贵州省社科联主办,贵州师范学院科研处、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资源学院承办,贵州省流域地理国情监测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学院旅游文化学院协办,来至中国科学院、云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省内外专家以及300余名师生参加了会议。

贵州师范学院副校长余维祥,资源环境与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诸云强研究员、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但文红教授、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李阳兵教授、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中心陈志永教授、地理与资源学院党委书记吴亚平教授、地理与资源学院副院长罗光杰博士等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贵州师范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李佩主持。

开幕式上,余维祥对莅临我校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并向各位贵宾介绍了贵州师范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余维祥指出,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定,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乡村振兴作为我国今后很长时期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亟需学术界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余维祥要求,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要畅所预言,发扬学术民主,相互切磋、平等讨论,过思想的碰撞形成真知灼见的学术观点,为贵州乡村地理与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对策建议,把优秀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发扬光大。

会议进入学术报告环节,多位专家学者从乡村地理学学科视角,紧盯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围绕乡村信息大数据建设、乡村文化多样性、乡村人地关系特征、乡村产业发展等多个主题,多学科交叉,交流研究成果,议题紧扣时代命脉,符合我省发展需求。其中,褚云强从大数据的认知与理解、贵州农业信息化现状与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下贵州农业大数据发展战略思考等方面做了题为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贵州农业大数据发展思考的主题发言;但文红以乡村振兴—文化多样性视域下的创新与创业为题,围绕各类型乡村的文化、生态、生活特征,提出了以制度、产业与创意的创新助推乡村振兴的策略;李阳兵以从乡村聚落演变看岩溶山地人地关系为题作了主旨报告,利用多源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源,结合大量野外调查,对比分析了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省主要喀斯特地区乡村聚落演变特征,系统阐述了喀斯特山区人地关系演化的基本模式、一般规律与未来情景;陈志永做了传统村落景区化进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成长的可能性的主旨演讲;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白晓永做了一带一路乡村发展与乡村振兴中国方案的交流发言。

大会最后阶段,学术报告环节主持人罗光杰总结了本次会议成果,指出本次会议报告人紧紧围绕会议主题,精心准备,内容精彩,全部参会人员认真听讲、踊跃交流,会议气氛热烈,取得圆满成功。罗光杰强调,乡村是一个复杂的地域系统,从大会报告来看,乡村具有要素的综合性、文化的多样性、人地关系的复杂性、利益主体的多元性等特征,因此,乡村地理是一个具有广泛前景的地理学重要学科分支,面对当前乡村振兴的伟大工程和伟大战略,希望通过本次研讨,能激发大家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投入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希望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和老师同学不断扩大本次会议的学术影响,与学界分享会议成果。

文/图 吴建峰  审核/罗光杰

 余维祥致词

与会专家做主题发言

参会代表踊跃交流

参会人员认真听取报告

 大会开幕式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活动日历
温馨提示

欢迎广大师生对学校网站的功能、栏目、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杨晓含

联系电话:85816683

电子邮箱:xcb@gznc.edu.cn

  • 精彩推荐
  •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