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我校科研处和地理与旅游学院共同邀请,3月1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自然地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张信宝研究员莅临我校讲学,报告会上,张信宝研究员结合自身40余年的研究,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通过讲故事形式、通俗易懂的文字,揭示了西南山地生态环境演变过程、西南山地水土流失特点、影响因素、水土保持与植被恢复关系的机理和规律。作为西南地区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及其整治研究资深学者,会后,张信宝研究员亲临地理与旅游学院对2014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的教师进行了“一对一”指导。从基金申请书的选题、内容及文字描述都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
本次报告会和指导会使我校师生受益匪浅,对学生的启发和教师学术上的引导起到重要作用。
我校科研处副处长余乐正及地理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相关专业2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会议由地理与旅游学院副院长张凤太主持。
人物介绍:张信宝,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山地侵蚀、脆弱生态环境及其整治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自然地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保学会小流域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侵蚀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客座教授,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和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四川省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先后主持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长江水利委员会“九五”攻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原子能委员会项目等10余项课题,在研主持项目:973课题“西南喀斯特山地土壤侵蚀过程与水土流失危险度评价课题”;国际原子能委员会资助项目“利用核素评估可持续流域管理中土壤保持措施效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9篇,被引用143次;主编和合编专著4部,专利2项。获得中国水土保持先进个人; 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次,二等奖一次,中科院自然科学三等奖一次。是四川省首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992年享受国家政府津贴,2007年当选为国际大陆侵蚀委员会副主席。

指导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