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里出现很多优秀的人。

解答嘉宾
全奕(贵州师范学院老师、贵州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秘书长)
文/见习记者 梁洁颖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大学新生而言,人际交往是否顺利展开,不仅关系到新生在大学生活能否最大限度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大学生整体素质形成和完善的重要因素。新入象牙塔的2016届大学新生已度过近2个月的大学生活,远离父母和朋友,接触到五湖四海的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是每一个刚步入大学新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学生的走访,记者也了解到一些新生人际交往的问题,他们要用什么方法来改善人际交往中的不适应情况呢?
生活习惯差异大
小李以优异的高考成绩来到了一所国内重点大学,寝室四人分别来自贵州、浙江、江苏、湖北四个地方,他本来认为考入这所学校的学生应该都能够严于律己,有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但其中一个室友酷爱网络游戏,每晚玩到二三点,周末甚至可以玩到凌晨5点,而且喜欢打开音响,和他人视频也不带耳机,毫不顾忌他人感受。小李及其他两位同学碍于情面未曾与之说破,于是自行准备遮光窗帘、耳罩和耳塞,但睡眠仍然受到严重影响,这令他非常苦恼。
解析:打开心扉
开学日即是独立日。进入大学,大学生们独立面对新群体、新环境,学会有效沟通,在校园里与老师、同学们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习上相互帮助,活动中相互支持,为自己与他人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是极其重要的一项生活、学习技能。与基础教育阶段相比,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成为大学生们迫在眉睫的需求。但如何构建起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同学们从实践中多摸索、总结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有一点经验可以推荐给大家:学会把自己推荐出去,主动伸出自己的手,真诚的与自己的室友、同学、老师交朋友。
这需要同学们学会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通过真诚的交流、沟通,多方位了解身边的朋友们,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小李同学不妨打开心扉,尝试与室友交流沟通,多关注和了解他们的兴趣喜好,也让同学多了解你的喜好,由陌生人逐渐变为熟悉的人,在真诚的友谊催化剂下进一步发展为好朋友。寝室就是大学时代的小家,室友就是家人,相互尊重、相互帮助。一家人,什么事情都好沟通、协调,相互理解、关心,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家就会越来越温暖。室友们的表现,就在于寝室还没有家的感觉。不妨大家针对这些问题坦诚地沟通,对事不对人。室友关系融洽了,可以一起吃饭、聊天、学习、打游戏,彼此之间也会互相照顾,很多问题自然就不是问题了。
“好学生”带来的压力
露露高中曾是学校重点班的尖子生,来到大学后才发现人外有人,看到一位外省室友能够与外教毫无障碍地交流、成为校辩论队主力、二胡八级水平,成绩也是本专业第一。露露经常与之相处感觉对方非常积极向上,她突然能够理解“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这句话,虽然能够接受与优秀的人在一起能更好地成长,但不得不说自己仍旧有些自卑,压力较大,再加之露露自尊心较强,暗自较劲却害怕滋生嫉妒之心,内心很矛盾无法排解情绪。
解析:与优秀的人一起成长
进入大学,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要学会看见社会的多姿多彩,使自己尽快地融入社会,融入大学环境。不能因自己某些方面比别人优秀而沾沾自喜,也不能因自己的某些不足而沮丧。嫉妒是人的本性,在合理范围内可被视为正常反应。当出现负面情绪时,不妨承认它,接受它。但是要学会停止给它提供能量,冷静分析,让自己正确面对,看到自己的所长,鼓励自己,用自己的方式优秀进行时,采用符合自己特色的进步模式,让正能量逐渐替代负面情绪。
大学是什么? 如何过好大学生活? 建议大学生们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大学是同学们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黄金季节。大学不仅是“读书明理”,更是提升修养、品质、智慧的精神家园。同时,大学为同学们提供极好的交友场所,是未来职场生涯中重要人力资源的集结地。同学们来自四面八方,各种文化背景、生活体验与经历在这里汇集、融合。在此过程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相长,大学生们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是一个人成长中极其宝贵的财富。
无法融入新集体
小秀进入大学后发现同班同学不是所有的课都能一起上,基本人际交往集中在寝室,同学之间多少有拉帮结派的意思,感受不到似高中般的集体温暖。另外,家庭条件较差的她遇到了家境不错的室友,发现自己了解的事物与之差异很大,心生自卑甚至会自然而然避开与之讨论话题或者相处,她常常内心鼓励自己不需要太在意,但心里总不是滋味。
解析:宽以待人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幸福的大学生活,需要学会与同学、老师之间的真诚、理解、和睦相处,共同追求学业上的成功,建立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这是一门特殊的重要学科,没有固定的教材和导师,需要大学生们从自己的生活、学习中不断的实践、探索。面对众多的人际关系,如果同学们处理不当,会整日郁郁寡欢,心情沮丧,导致程度不同的心理病症,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会影响到未来的事业发展。重视人际关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是极其重要的学业,大学生们不妨多学习和借鉴这方面的相关知识,积累自己的处世技巧。
家境的好或坏并不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因素。同学之间难免会有亲有疏,有远有近,有人缘好坏的差距,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内心都是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但要赢得别人的尊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也须掌握一定的技巧。一方面,我们要学会捍卫同学们选择朋友的权利,尊重对方的观点和处事的原则,学会主动与同学有效沟通;二是,我们要学会正视自己,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学会如何表现才能使自己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如何被动变主动的与同学交往;学会倾听同学的心声,宽以待人,用自己的真诚获取宝贵的友谊。
贫困学生的自卑
阿莲从贵州到上海读书,发现周围的同学都是来自江苏、浙江及上海本地发达地区的学生,也许是西南地区教育与发达地区的差异,她发现这些同学很多方面能力更加突出、思维更加活跃,另外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也很好,有时候相处起来不太顺利,这让阿莲有点自卑,甚至害怕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从贵州来的而看不起。
解析:你一样优秀
能够考取上海的高校,用你的实力证明了你的能力。这说明我们贵州的孩子很棒、很优秀。同时,我们要感恩为此付出巨大努力的学校、老师和父母。他们以你为荣,同时,你以他们为荣,以贵州这片土地为荣。
有一篇文章推荐给你,我省文史馆馆长顾久教授在贵州省建省600周年之际,写了《贵州曾经“牛”过》,在网上可以查找到。文中每一个句子都让作为贵州人的我,心潮澎湃。“也许贵州人的钱不比外人多,但是所有贵州人的爱情、善良、包容和所有人类一样,他们的信仰、坚守、情感,犹如当年《简爱》里说的一句话:当我们经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顾久先生说,贵州人应该自强自信。先生在文中引用复旦大学出版社《我们是谁》一书中金力教授的观点:“如果根据基因组来分析,东亚人群是从南方过来的,整个中华民族,南方人对整个民族的贡献远比北方人的要大。如果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贵州这片土地上的人,曾经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祖先。你说牛什么,你说有多牛,这算一牛!”
另外,文中有力地举证:“贵州的生产力,曾远高于其他地方……早期旧石器时代,用很粗糙的石头来加工骨头,做成针等工具,目前,整个中国区域里的骨器,全国大约4000件左右,贵州就占2000多件,如果这样一看,当年这块土地上,贵州的生产力远远高于其他地方……你说贵州牛什么? 如果有一天贵州能摆脱传统农业,这片土地是最适宜人居住的地方。”
贵州的文化中同时又包含了类似于道家的“守雌不争,怡然自足”的部分,所以,黔东南才叫做“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先生说,这是贵州“两只历史的翅膀。”“记忆支撑着一个民族的灵魂和信仰,要让一代一代的贵州人保存对贵州的记忆。贵州建省600年了,600年该记住什么,贵州应该留下什么记忆,这是最重要的!”顾久先生坚信:“贵州曾经牛过,我觉得贵州还会更牛!”
同学太热情
娜娜到了外省读书,遇到了一个非常热情的室友,基本上每天上课、吃饭、逛街,室友都会拉上她一起,娜娜觉得别人如此热情不好扫面子都积极配合,但日子久了后也出现很多问题,事实上选修课大家时间和教室都不一样,没有课的时候娜娜更喜欢自己去图书馆看看书,而室友喜欢拉着她一起出门或者去上自己的选修课,娜娜很苦恼对于好朋友的要求如何拒绝,自己完全没有个人空间。
解析:拒绝是负责的态度
在学习生活中,尤其是女孩子,之所以认为“拒绝”非常困难,主要原因是希望被别人喜欢,希望被看成是善解人意、团队合作的人,不愿意因为拒绝某个人或某件事而伤害对方的感情。所以,我们会情非得已的对太多事情说“是”。有这样一句话:“学会说‘不’,让你更进步。”“拒绝”是对朋友的坦诚相待,是对朋友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是建立更深厚友谊的重要环节。向朋友表明自己的困惑,寻求朋友的支持和理解,才能搭建更为坚实的友谊桥梁。
对交往期望过高
小磊是追求高质量友谊的人,到了大学后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谈天说地,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但他发现跟许多同学说起,虽然他们都给予积极的反应,但是真正开始实践之时对方显得很被动,比如出门骑行游览城市,而同学喜欢窝在一起打游戏;又或者一起做课程小组作业,作为组长的他一直做最多的活,成员总是不够上心。小磊慢慢觉得遇到对的朋友或者搭档很难,虽然认识很多人却仍然觉得孤独。
解析:友谊不一定来得早
“友谊”是什么? 每个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如何界定这两个词,各有见地。但是,有几个关键词,常常伴随在有关“友谊”的句子中:“真挚”、“信任”、“尊重”、“支持”等等,马克思这样诠释友谊:“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
作为刚刚成年的大学新生,刚刚开启人生的旅途,慢慢积淀自己的人生阅历,学会交朋友、建立长久的友谊是一门学时较长的重要功课,不急不躁,慢慢体会和总结,不断地播种、收获,从而学会享受、品味人生!
亲近老乡会脱离班集体
从南方到北方读书的燕子一时间无法适应北方的生活习惯,北方人的直爽有时候会让比较内向的她难以接受,于是她更多的是与老乡会的同学相处,在老乡会还得到了同乡学长学姐的照顾,因此她基本上不与班级同学太多交流,因此与室友们关系也疏远。最近一段时间她觉得班里一切很陌生,甚至还有的同学她都不认识,她意识到亲老乡会远班级的做法不太好却不知如何改变。
解析:扩大生活圈
学会交朋友是一种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和关怀,是融入社会,与人和谐相处的方式和技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财富不是真正的朋友,而朋友却是真正的财富。”拓宽朋友圈,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完善自己的性格,是自我认可的一种锻炼模式。同时,扩大自己的生活圈,接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也是重要人际资源的积累。有这样的意识就很好,从自我介绍、主动握手开始,真诚以待,幸福感就在不远处。
阅读地址:http://dsb.gzdsw.com/html/2016-10/20/content_1814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