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师院 - 正文

贵州都市报:贵州省第二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出炉

媒体平台

                                 17名乐观热情的老师当选

              2016年03月31日 星期四 贵州都市报数字报 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楚亚萍和毕业生们合影(第一排左三)。
                      
                                            姚琨与学生谈话

文/本报记者段艳 图由受访者提供

手机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白+黑”是他们的“符号”;他们中有很多年纪不大的未婚青年,都被叫做“爸爸”“妈妈”;其实他们只是普通老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叫高校辅导员。近日,贵州省教育厅举办的“贵州省第二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出结果啦!17名中就有10名80后! 让我们听一听她们的职场故事,感受她们积极热情、乐观向上、辛苦育人的职业精神。

姚琨:队伍中的“资深钉子户”

小档案

生于1981年,硕士研究生,讲师。2003年进入贵州医科大学从事辅导员工作,担任专职辅导员13年,现为医学影像学专业2013级辅导员,院学生管理科科长。

【辅导员的一天】

6:50,起床、洗漱、简单的早餐;7:40,乘坐学校交通车,1个多小时到学校,因为之前负责的2010级已经毕业了,所以现在刚接手的2013级,事情很多,这段时间都要经常去花溪校区。

8:30,办公室,打开电脑,登陆QQ及学校网站,查看是否有新的工作通知,并处理学生留言以及回复邮件;

9:40,二十分钟的课间,突然办公室涌进来十几个同学,有的来请假、有的来交助学金申请,还有一个同学来咨询我,关于考医科大的研究生的事情;

11:00,今天13级的学生只有三节课,我准备去开个班会,一进教室,“毛、邓、三”的任课教师杨老师就跟我说,有个学生已经被她点名两次,人都不在,这样下去会影响平时成绩。当着杨老师的面,我点了这个学生的名,今天他在的,让他班会后留下来和我谈话;

11:30,班会结束,我和旷课的学生谈话,虽然刚刚接手这个班,但提前进行了了解,所以沟通很顺利,学生态度很积极;

12:30,和学生谈话一直到现在,肚子好饿,赶紧到食堂吃饭,顺便和同事一起聊聊天;

13:30,进教室,开班委会。因为2013级很快就要离开花溪校区去北京路校区,我和班委准备策划一次全班的集体活动,大家集思广益,最后决定请我校户外运动专业的学生给我们搞一次素质拓展,大家派我去联系;

14:30,到了学生下午上课时间,办公室逐渐变得安静,我开始仔细看学生交上来的助学金申请,有68份申请,但名额只有35个,我一边看一边记下有特殊原因的同学,等周末就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16:00,来到运动场找户外运动专业的蔡老师,请他给我推荐一名学生做素质拓展活动。蔡老师效率很高,立马就把学生约过来,让学生先发个策划给我看看,并初步定下活动时间;

17:00,在学生宿舍,按照学校的安排,和宿管、保卫处还有学生处的老师一起查寝室。

18:30,教室里,今天要给第四十三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同学上党课。

20:00,党课结束后,同学们又围上来问各种关于党员发展、学习生活方面的问题。

21:30,终于回到家了,希望不要有什么突发状况,晚上能睡个好觉。

【24小时开机是习惯】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24小时开机已经成为了我的习惯。准确的说,我们的工作可以定义为‘5+2’,‘白+黑’。”今年是姚琨坚守辅导员岗位第13年,她自诩为辅导员队伍中的“资深钉子户”。说起十多年来的从业感受,简直惊心动魄。

11年前中秋节晚上,两个女同学因骑车摔伤,在贵医附院急诊科进行处理,正在家里吃团圆饭的她接到学生电话,立马放下碗筷第一时间赶到医院;2007年的某一天深夜,有同学不小心从床上摔下来,肋骨骨折,她及时赶到寝室进行处理,并陪同学生一起来到医院,垫付医药费,安排轮流陪护;2012年冬天,怀孕已经7个多月的她抽查考勤时有一个男生寝室6人缺课,她拖着笨重的身体马上去到该寝室,让还在被窝里面的学生们大吃一惊,纷纷愧疚地低下了头;她摒弃传统的说教方式,把学习习惯不好、挂科偏多的学生请到一起“喝咖啡”……

她说,辅导员工作是一个“启迪心灵、需要用心经营的工作”,作为教师,特别是辅导员,只有用自己诚挚的心去拥抱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也许,多少年后,当相片已经昏黄,当我们的学生遍布祖国四方,哪怕他们分辨不出我们的模样而只能叫出我们的名字,我们都会泪流满面。

“我们常常自我调侃,辅导员就是一群具备民工的体力、领袖的头脑、侦察员的洞察力、教师的知识、外交家的口才、艺术家的才艺、打字员的速度、医师的常识等的人。”他说,如果以后自己的学生也想从事这个职业,当然,这些能力靠时间、实践都可以慢慢的磨练和积累,但作为新晋辅导员,最关键的就是对学生工作的热爱,辅导员的工作是个良心活,如果你有良心、责任心和爱心不妨试一试。

楚亚萍:因为选择,所以热爱

小档案

生于1986年,贵州师范学院辅导员、讲师、硕士研究生,2012年开始担任辅导员工作。

【有同时干几件事的“能力”】

“楚老师好!”10点刚过,早前和她约好商定班级评奖加分的几个大一学生探进了小脑袋。“同学们反映两个队加分规则不一样!”、“有同学咨询义务献血可不可以加分?”不大的办公室叽叽喳喳的,刚满18岁的孩子们凡事都喜欢找楚亚萍。

“老师您好,我想开个在读证明。”一个害羞的女同学打断了正在开会的楚亚萍,接过申请表,楚亚萍看乐了,“怎么这么马虎,连表格都打错了,别再浪费时间跑一趟了,就在办公室打吧。”一边和学生讨论,一边指导重新填表的学生,还应付不断响起的手机。做了5年多时间辅导员,楚亚萍早已养成了同时干几件事的习惯。

【每天计划赶不上变化】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全是警惕。”形容楚亚萍的辅导员工作,一点不为过。和其他高校辅导员一样,早上8点到校,学生8点半开始上课,她就开始检查督促学生的课堂状况,一个多小时后,她又开始面对各班级陆陆续续来咨询、处理各种事务的学生,有评奖评优、精准扶贫、助学金、奖学金、医疗保险、学生选课、学生情感问题、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业问题等等。

她说,从事高校辅导员这个职业以来,尽管每天的日程都有安排,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比如,约了学生10点谈话,学生刚来,其他部门通知紧急会议的电话也来了,就只好将这次谈话安排在了去会议室的路上。

【帮学生克服困难是工作】

回忆起工作中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事,楚亚萍说,有一年新生刚入学军训时,一名比较特殊的女生沉默寡言,比其它学生大三岁,宿舍衣柜里仅有两套旧衣服,她不愿意和同学交流……

细心的楚亚萍多方观察后,发现该生有明显的自卑心理,于是查看该生入学资料,原来女孩曾考上一所医学院校,因其父母无力偿还家庭变故所欠的债务,全家连基本的衣食生活都困难。为解决家庭燃眉之急,该生放弃学业,去广东打工三年多。

了解情况后,楚亚萍给该生详细讲了国家助学的相关政策以及勤工俭学的事,鼓励她多参与社团活动,做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如今这位女同学,不仅学习好,而且没有了初入学时的愁苦,变得活泼自信。

“身为辅导员的我们,是距离学生最近的人,也是最能影响学生成才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尊重学生的隐私、保护学生的权益、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这是我们的工作。”楚亚萍说,这么多年过去了,对于辅导员这个职业,她因为选择,所以热爱。

阅读地址:http://dsb.gzdsw.com/html/2016-03/31/content_135123.htm

2016年04月01日 11: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