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师范学院2015级新生欣然一大早就起来准备这个期待已久的迷马。在她的心中,一直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欣然的弟弟,一个可爱的小男孩,从出生开始就左耳失聪。
家里为了给弟弟做手术花掉了近30万元,卖掉了在老家的两套住房。如今,欣然的弟弟已经长大,在老家一所重点中学念初一。“弟弟成绩很好,感谢爸爸妈妈当年给他做了手术,才让他有了今天正常的生活。”
不擅长长跑的欣然在得知学校将会举办捐助听障儿童的公益挑战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比赛,为那些像弟弟一样需要帮助的人献出一份爱心,也给自己一个挑战自己的机会。
在山西大学迷马队伍最前端有个女孩叫高思恩,她短发、蓝大衣、个头不高,只有一只手臂的她想要借迷马来实现自己的愿望。活动前,高思恩主动联系承办团队,希望能让自己担任迷马领跑员。她坦言:“自己一路走来,受到了社会太多的帮助,奶奶给自己取名为思恩,也是希望自己能知恩图报。”高思恩热爱奔跑,笑称自己有双“铁脚”,曾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200米第六名和400米第五名的好成绩。她没想到自己能有一天用这双“铁脚”帮助其他人。她说:“迷马,是我回报社会的开始。”
“没参加迷马之前,我未曾留意过失聪儿童这个群体,也未曾想象过生存在无声的世界会是怎样的煎熬。原来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听到一句‘宝贝,妈妈爱你’,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最平常的幸福。”河北大学大一新生沈鹏程跑完后有点激动,说话还有点喘:“5公里对我来说有点困难,当初室友苦口婆心地劝我才报了名,说实话开跑前心里都没谱。”
10月17日的保定,午后有些燥热,操场上聚集了近2000人观看迷马全国启动仪式,漫长的排队让沈鹏程有点疲惫。“左手拉爸爸,右手拉妈妈……”舞台上传来听障儿童双胞胎王滋增、王滋金的声音,“听到失聪儿童稚嫩的声音我瞬间清醒,心中不由一紧。”沈鹏程回忆起当时的感受。
或许是这份清醒的力量让他跑完全程,沈鹏程在一片加油声中到达终点,累倒在草坪上,他大口大口地喘气直到能站起来。“当时连水都不想喝,只觉得累、热、难受。”越挣扎越深刻,他说自己从未想过能跑完全程,这场迷马对他来说是从犹豫走向坚定的开始,公益于他而言已不再是分外之事。
10月24日是迷马挑战的第三个比赛日,贵州大学当天的主题是“荧光夜跑”。
夜色渐深,荧光闪动的人群又吸引不少慕名前来的大学生和附近居民。一声令下,歌声、笑声、喝彩声瞬间响彻校园,近百名身着迷彩服的国防生兵分两队,前端领跑。俯瞰校园,俨然一场露天嘉年华的气氛。
来自贵州民族大学的李晓蕾是个“马粉”,她和好朋友们相约从大学城出发参加这场嘉年华。在此之前,她当天跑步公里数已累计19.9公里,但面对迷马,她说:“公益在于行动。”
西北师范大学的荧光夜跑则吸引了多民族大学生参与。挑战后,大家聚集在操场中间,堆积起荧光棒,各民族兄弟姐妹手拉手围成圈,边唱边跳欢庆“篝火”晚会。化学化工学院的崔春香感慨迷马对她而言,是一场关于身和心的挑战。“因为迷马,我挣脱了手机和床的束缚,踏上了奔跑之路!”
“今晚是我进入大学三个月以来最棒的一个晚上,以前潜意识认为公益就是捐钱捐物。”外国语学院的李金兰很兴奋,“迷马让我对公益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关爱还可以这样表达!”
一千个挑战者就有一千个迷马故事,这些故事的情节或许相似,但是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不尽相同。迷马被他们赋予了千万种含义。
阅读地址:http://zqb.cyol.com/html/2015-11/02/nw.D110000zgqnb_20151102_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