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明玉(左一)和孟岭团队今年的研发项目是“全民快递”APP。 |
图文/本报记者杨郦晶
在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里,学生们打卡“上下班”,贵师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大三大四的师哥师姐们在这里做机器人、组装3D打印机,开发手机APP项目,研发的优秀项目有政府资金扶持。中心引入企业对学生开展商业项目驱动,做“真题真做”专业实践。
团队研发“全民快递”
在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记者看到,在一间办公室的白板上写着“全民快递”APP项目研发。据了解,该项目是由贵州师范学院的一支大学生团队完成的,项目带头发起人是徐明玉和孟岭。
这两位大学生都是贵师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大四年级在校学生,还没毕业的他们已经在贵州智源信息产业孵化基地有限公司“上班”了,徐明玉和孟岭说他们是学技术的,如果他们团队研发的APP要商业化运作,自己要先来智源公司学习企业管理。
什么是“全民快递”? 孟岭说,他的老家在毕节,之前坐客车来贵阳一趟,发现有物品遗漏在家,他和驾驶员比较熟悉,打电话请驾驶员把物品捎带来贵阳,驾驶员开价要一个乘客的票价,他觉得太贵。后来,他萌生了请陌生人顺路捎带物品,支付一定费用的想法,这就是“全民快递”这个想法的由来。
“开发一个APP不光是写程序那么简单!”徐明玉说,虽然她是理工科学生,但在研发项目的时候需要学习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等各学科知识,对个人的综合知识能力要求很高。
会“打羽毛球”的机器人
在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记者看到了用水管连接做成的会打羽毛球和接球的机器人,还有智能垃圾桶和自己组装的3D打印机,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但使用效果并不差。
“打羽毛球”机器人是由若干PVC水管组成的框架,里面摆放着芯片和各种程序控制线路板。靠一个蓄电池供电,“打羽毛球”机器人先转动机械手臂将一个托盘上的羽毛球“拿”到前面,然后一个“拿”牌子的机械手迅速旋转“发球”,不定向将球发出去。据了解,贵州师范学院代表队还在2015年6月荣获了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二等奖。
大四年级学生小朱告诉记者,他们还研发了一个智能垃圾桶。垃圾桶能感应人的体温,如果用手在垃圾桶上晃两下,垃圾桶能自动打开。这个垃圾桶还能感应垃圾桶内的温度和湿度,防止垃圾桶内物品自燃。
这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垃圾桶智能管理系统》作品在2015年6月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贵州赛区总决赛中,荣获了一等奖。
阅读地址:http://dsb.gzdsw.com/html/2015-10/15/content_105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