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师院 - 正文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贵阳乌当区打造“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平台

媒体平台

近日,贵州省人民政府网对我校志愿者参加乌当区“文化志愿服务”进行了报道,全文如下:

 

乌当区图书馆在两年前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立足于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根据读者的特点、兴趣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能将更多的读者吸引到区图书馆,成为老百姓的终生学校。让该馆积极举办并创新各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打造了“快乐阅读与梦想做伴”、“黔学讲堂”等品牌活动项目。

扎实志愿招募,强化队伍建设。区图书馆首先将招募范围锁定在贵州师范学院,并梳理出招募的相关条件,如特长技能、奉献精神、业余时间等。通过招聘环节的志愿者,还经过了短期培训、计算机考核等。对于不适合长期服务的志愿者,可以先登记成为临时志愿者。目前,在区图书馆登记注册的文化志愿者有300余名,全年参与该图书馆文化志愿活动的服务人员固定了32名。区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工作开展三年来,不断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其特色与创新在业内引人注目。2013年该馆文化志愿者张秋荷获得了全国“优秀文化志愿者”称号;在2015年元月,文化部在关于表扬2014年“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优秀典型的通报中,彭炜荣获“全国文化志愿服务优秀个人”、志愿者付鹏获全国“优秀文化志愿者”荣誉。

创新服务项目,丰富活动内容。2014年,区图书馆开展了爱心小课堂、“春蕾杯”故事大王月度擂台赛、“绿丝带”志愿服务、国学诵读、亲子阅读等活动累计400余次,受益群众达6万余人。区图书馆还针对老年人开展了计算机培训、健康养生讲座、制作手工相册等。其中,每季度开展一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及提高班特别受老年读者欢迎。在去年,这项培训累计开展了49天,参与的老年读者近4000名。学会使用计算机,不仅方便了老年读者们在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阅读,更扩大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生活。

立足三个关爱,发扬志愿精神。区图书馆2014年的“绿丝带”志愿服务中,开展了“和谐贵州三关爱”、“关爱农民工”等志愿服务行动,在“周末爱心小课堂”活动中,文化志愿者专门针对留守儿童、残疾人子女、农民工子女、低收入家庭子女、三无人员子女等社会弱势群体,利用周末上午在该馆的爱心活动室义务辅导小学生做功课。去年累计进行了近百次辅导,受益儿童达1388人。

实施精品项目,活动重在参与。2015年3月7日,来自贵州师范学院的文化志愿者正在为10余位小读者讲故事、做表演,让小读者们听得津津有味。这个名为“花儿姐姐故事会”的读书活动,每逢周六都会在该馆上演。去年,这项活动累计开展了40余次,共吸引了1000余名小读者到来。3月8日下午,区图书馆又组织小朋友开展了“为爱献礼”活动——教孩子们用彩纸制作康乃馨送给妈妈。在文化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小朋友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制作出美丽的康乃馨。活动现场涌动着融融暖意,孩子们不仅又学习到新的手工技巧,更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收获了许多快乐。

结合重要节日,开展特色活动。区图书馆在重要节庆日,经常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去年的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前夕,志愿者们组织小读者们举办了“感谢母亲,享受亲情”、“感恩老师,赠与知识”等不同主题的手工贺卡制作等活动,鼓励小读者们展开想象,为自己的妈妈、老师、亲人亲手制作一张感恩的贺卡;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他们也要组织小读者,向他们讲述节日的来源,教他们包粽子、做小礼物。去年全年,区图书馆累计开展这类活动20余次,参与的读者600余人。(梁海)

此外,贵州文明网、多彩贵州网也就此事进行了转载报道。

贵州省人民政府网阅读地址:http://info.gzgov.gov.cn/system/2015/03/25/014205945.shtml

贵州文明网阅读地址:http://images1.wenming.cn/web_gz/wenmingbobao/201503/t20150325_2522328.shtml

多彩贵州网阅读地址:http://jqphoto.gog.com.cn/system/2015/04/16/014252784.shtml

2015年03月31日 12: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