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贵阳日报》在A8版文化视野,报道了我校志愿者在乌当区图书馆开展的工作,全文如下:
3月4日晚,乌当区图书馆阅览室内灯光明亮,来自周边的数十位读者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读书心得、社科知识等,在愉快的沟通、学习氛围中,两个多小时的交流时间很快过去,让读者们意犹未尽。
记者在这个国家一级图书馆了解到,仅仅是今年3月的第一周,该馆就已开展了五、六次活动,除了每周六、周日固定的“花儿姐姐故事会”读书活动、电影沙龙等,今年全年开展的少儿书法培训班也在这周开班。
■转变观念服务读者
两年前,在文化部开展的全国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乌当区图书馆在我省参评的县级图书馆中得分最高,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
“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是图书馆必须发挥的功能与作用。而根据读者的特点、兴趣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能将更多的读者吸引到图书馆。”乌当区图书馆副馆长彭炜深有体会地说。
该图书馆的外表普普通通,但只要一踏入每层楼,从走廊开始就能感到一股浓厚的书卷气。在走廊的墙上,挂着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展板,或是解读黔地文化,或是展示乌当区的“三普”成果,在展示黔中文化底蕴的同时,更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不少知识。“我们希望将图书馆的每一个地方充分利用起来,尽可能地向读者传送更多的知识。”
彭炜告诉记者,该图书馆在2012年3月重新开放前曾闭馆近10年,在以崭新面貌迎接读者的同时,更面临着服务观念的转变。
在2012年开馆不到两个月,图书馆就作了一次读者调查,了解读者的爱好与需求,还特别针对老人儿童以及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制定活动计划。这样的调查他们每季度都要开展一次。
除了基本的借阅方式,该图书馆还将服务半径扩展到2公里,在附近的几个社区设流动图书点,整合社区图书馆,半年至一年更换一次图书。
该馆还特别围绕老人和儿童的需求,订阅了大量的报刊杂志,报纸允许取阅,而每年10月,该馆都要就报刊杂志的订阅征求读者的意见,并积极开展各种阅读推广活动,对全民阅读进行引导。
■老百姓的终生学校
“新时期的图书馆,应该成为老百姓的终生学校。”彭炜说。这样的理念,让该馆积极举办并创新各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打造了“快乐阅读与梦想做伴”、“黔学讲堂”等品牌活动项目。仅是去年,他们就开展了爱心小课堂、“春蕾杯”故事大王月度擂台赛、“绿丝带”志愿服务、国学诵读、亲子阅读等活动累计400余次,受益群众达6万余人。
在3月7日下午,记者在该图书馆的少儿阅览室看到,来自贵州师范学院的文化志愿者正在为10余位小读者讲故事、做表演,让小读者们听得津津有味。这个名为“花儿姐姐故事会”的读书活动,每逢周六都会在该馆上演。去年,这项活动累计开展了40余次,共吸引了1000余名小读者到来。
3月8日这天下午,该馆又组织小朋友开展了“为爱献礼”活动——教孩子们用彩纸制作康乃馨送给妈妈。在文化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小朋友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制作出美丽的康乃馨。活动现场涌动着融融暖意,孩子们不仅又学习到新的手工技巧,更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收获了许多快乐。
像这样有意义的节日活动,在该图书馆经常开展,在去年的母亲节、教师节、国庆节前夕,他们都组织小读者们举办了“感谢母亲,享受亲情”、“感恩老师,赠与知识”等不同主题的手工贺卡制作等活动,鼓励小读者们展开想象,为自己的妈妈、老师、亲人亲手制作一张感恩的贺卡;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他们也要组织小读者,向他们讲述节日的来源,教他们包粽子、做小礼物。去年全年,该图书馆累计开展这类活动20余次,参与的读者600余人。
该图书馆还针对老年人开展了计算机培训、健康养生讲座、制作手工相册等。其中,每季度开展一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及提高班特别受老年读者欢迎。在去年,这项培训累计开展了49天,参与的老年读者近4000名。学会使用计算机,不仅方便了老年读者们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阅读,更扩大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生活。
在乌当区图书馆开展这些活动中,都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利用志愿者推动多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已成为该图书馆的一大亮点。
“早在图书馆新馆筹建时,我们的文化志愿者招募工作就启动了。”彭炜说,图书馆首先将招募范围锁定在贵州师范学院,并梳理出招募的相关条件,如特长技能、奉献精神、业余时间等。通过招聘环节的志愿者,还经过了短期培训、计算机考核等。“至于不适合长期服务的志愿者,可以先登记成为临时志愿者,举办大型活动时常常要用到这股后备力量。”彭炜说,目前,在图书馆登记注册的文化志愿者有300余名,全年参与该图书馆文化志愿活动的服务人员固定了32名。
在该图书馆2014年的“绿丝带”志愿服务中,开展了“和谐贵州三关爱”、“关爱农民工”等志愿服务行动,在“周末爱心小课堂”活动中,志愿者专门针对留守儿童、残疾人子女、农民工子女、低收入家庭子女、三无人员子女等社会弱势群体,利用周末上午在该馆的爱心活动室义务辅导小学生做功课。去年累计进行了近百次辅导,受益儿童达1388人。
乌当区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工作开展三年来,不断拓宽志愿服务领域,其特色与创新在业内引人注目。2013年该馆文化志愿者张秋荷获得了全国“优秀文化志愿者”称号;在今年元月,文化部在关于表扬2014年“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优秀典型的通报中,彭炜荣获“全国文化志愿服务优秀个人”、志愿者付鹏获全国“优秀文化志愿者”荣誉。
本报记者 赵红薇 文/图

“花儿姐姐故事会”很受小朋友欢迎

老人们在阅览室享受读书时光

小读者制作的手工
贵阳日报电子版阅读地址:http://epaper.gywb.cn/gyrb/html/2015-03/23/content_425018.htm
此外,光明网也就此事进行了全文转载。阅读地址:http://edu.gmw.cn/newspaper/2015-03/23/content_1053456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