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师院 - 正文

中共铜仁市委组织部网站: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印江驻村干部开展道德讲堂侧记

媒体平台

连日来,在印江县的每一间“道德讲堂”里,处处飘荡着广大驻村干部组织开展道德讲堂的好声音,用“好榜样”的风采传递时代正能量,激发印江大地的党员干部群众构筑建设幸福家园的精神高地。

奏响道德讲堂的开门曲

4月12日,一堂题为《弘扬家庭美德与幸福人生》的专题讲座在印江县杉树乡开讲,吸引了当地300余名干部职工、群众前来观看。村民们说,这个讲堂是他们的“文化老师”。

经过一个月的筹备,贵州师范大学“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印工作组讲师团成立。石磊老师结合生活实际,用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和大家身边具体的案例讲述“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讲座所列举的每一个真实事例感人至深,触动灵魂深处。“讲座很贴切、很生动,村民们听了还想听。”对马村村支书代秉豪说。

贵州师范大学驻村干部李帅进驻帮扶村后,一心想为村里做点好事和实事,他认为,“要想实现真正意义的小康,思想文化建设必须和经济建设同步开展。”于是决定发挥自身优势,在杉树乡开展“道德大讲堂”活动,奏响了道德讲堂的开门曲,拉开了该县道德讲堂的序幕。

唱好道德讲堂的变奏曲

5月9日,印江县木黄镇金厂村结合党的群众路线,组织群众开展了“道德讲堂”学习活动,该村党员干部、群众、学生共98人参加此次活动。

“隔窗望儿儿喂儿,想起当年我喂儿;我喂儿来儿饿我,当心你儿饿我儿”,驻村干部周文君利用通俗易懂的打油诗引发了群众对“百善孝为先”的积极思考。讲堂上,他语言风趣幽默,讲述生动形象,气氛轻松活跃,一下子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在道德讲堂中,周文君针对当前社会道德失范、集体精神缺失、人民群众缺乏信仰的状况,鼓舞大家仍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播正能量,要做道德之人,行道德之事。“周同志,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呀?下次来,我一定要带我家儿子、女儿来好好听一下”。群众们都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受益匪浅,没有想到道德知识宣讲也能在家门口进行,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的。

此次道德讲堂活动的开展在全村营造出“积小德为大德,积小善为大善”的良好风气,让文明之风吹遍全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了提高,唱响了道德讲堂的变奏曲。

弹好道德讲堂的地方曲

5月29日,印江县新寨乡大云村近100名党员群众认真聆听了该村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与村支“两委”共同举办的以“百姓讲坛”为内容的道德讲堂。

驻村干部深入挖掘帮扶村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坚持“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原则,由“乡土”道德模范现身说法,开发乡土道德题材。

通过身边人讲自己的故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百姓听得懂的语言,将凡人善举、真实可信的百姓故事搬上会场,在细微之处体现大爱,在平凡之中传递正能量。驻村干部袁胜波这样介绍。

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张易飞用朴实的语言,谈从教体会、说感想,用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精神谱写师德华章。孝老爱亲模范杨民细心照顾母亲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使在场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接受了一次心灵洗礼,进一步深化活动主题,弹好道德讲堂的地方曲,将道德讲堂推向高潮。

截止到目前,印江县已建成乡村“道德讲堂”阵地365个,举办乡村“道德讲堂”讲座382场次。一段段令人动容的故事,一幕幕感人泪下的画面,传递着时代的好声音。

阅读地址:http://www.trzzb.gov.cn/Item/Show.asp?m=1&d=9856

此外,贵州日报,印江日报,铜仁政府网也就此事进行了转载。

2014年11月25日 09: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