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6日,由省教育厅主办、我校承办的贵州省“脱贫攻坚与名师名校长使命”论坛暨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在我校逸夫楼隆重举行。这是一场贵州地区名师名校长被赋予脱贫攻坚历史使命的盛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会议期间,贵阳市六一幼儿园名师袁雨,镇远江古小学乡村名师黄俊琼,北师大贵阳附属小学王羽校长,贵阳市一中名师唐远霞,贵阳市第二中学校长段丽英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贵阳市六一幼儿园名师袁雨:分享优秀教学理念,让儿童享受快乐童年
我们利用大数据的平台对欠发达地区教师进行帮扶,每周在网上进行网络教学理念分享,对帮扶教师进行指导,引领他们朝着规范的方向去办理教学,让孩子们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快乐地享受童年。
十九大代表,镇远江古小学乡村名师黄俊琼:乡村名师工作室点燃乡村教师对教育的热情
起初建立乡村名师工作室苦难重重,但是随着首批教师学员的成长和收获,报名参加工作室的老师越来越多。通过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合作的平台,我觉得让乡村教师看到了希望,不至于那么迷茫,变得比较沉稳,不会那么浮躁。老师们看到自己的成长轨迹后,就会一步一步的往前走,大家都可以通过这个工作室从中受益,从理念上和教学实践上都有明显的提升,在我看来,乡村名师工作室点燃乡村教师对教育的热情。
贵阳市一中名师唐远霞:让助力脱贫攻坚融入教育,让一线老师体会到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脱贫攻坚与名师名校长的使命,对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也是一个成长的机会,所以觉得任重道远,担子很重。因为原来我从来没有把我的工作室与脱贫攻坚这样对接起来。有了今天这样一个平台,促进了一中老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和欠发达地区其实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互相促进学习。这个工作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北师大贵阳附属小学校长王羽:在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上,我始终坚持“心,巧,信”
开展教育助力脱贫攻坚三四年以来,在方法上,我认为,第一个要做到有心,作为受众来讲,心诚是可以感受到的,所以对每一个学校,我们都是用心去感染他们,走进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第二就是要巧,巧就是创新,是我们工作的常态,我们把本校的内涵工作同步链接到脱贫攻坚帮扶学校中去,我们的课题共研,活动共建,方法共享,资源共享,某种意义上,我们就是跨在两个区域的一个主体,这极大的节约了我们的投入。最后,信就是一定要把这个事情长期干下去,不因校长职位的变迁而改变,而是要让帮扶工作一直坚持下去,所以我们制定了一个机制保证我们的脱贫攻坚工作扎实的走下去。
贵阳市第二中学校长段丽英:共享教学资源就是我们工作的核心
在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活动过程,我们需要形成更开阔的心态,无缝对接到乡下地区的学校,无偿地欠发达地区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师资培训进行一个帮扶,带着我校的老师到那边上课、讲座、指导高考的备考工作。实际上我们建立了这样的合作关系,就可以实现多方面的共享,通过师资互换、论坛等等来共享,能够跨越式地实现农村教育更好地发展。
文/大学生记者团 幸艳婷 图/ 周怡璇 指导老师/赵利平 审核/邹晓青

名师正在接受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