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部动态 - 历史与档案学院 - 正文

安顺天龙屯堡实践研学行: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本网讯 2025年10月27日,鲁华老师带领2024级历史学专业两个班级的学子走进安顺天龙屯堡,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贵州历史与文化课的实践研学活动。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屯堡村落,以独特的军屯文化、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和非遗手工艺,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跨越六百年的历史对话。

古韵犹存:遗迹中的历史回响

师生们首先探访了屯堡核心区的石板古街与明清院落。斑驳的木雕窗棂、厚重的石砌碉楼、错落有致的四合院,无声诉说着明代“调北征南”的移民故事。同学们驻足于沈家大院、天龙学堂等历史建筑前,结合课堂所学,讨论屯堡“军民共治”的治理智慧与建筑防御体系,历史课本中的文字在此刻化为可触可感的鲜活场景。

匠心传承:非遗里的文化密码

在非遗工坊,师生们近距离观赏了地戏面具雕刻、屯堡银饰锻造等传统工艺。匠人手中的刻刀游走如飞,一张张色彩浓烈的面具在木板上渐露峥嵘;银锤起落间,花鸟纹样在银片上徐徐绽放。尽管未能亲手体验,但匠人们“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坚守精神,让同学们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共情共享:烟火气中的文化温度

午间,师生们围坐于屯堡长桌宴,品尝天龙屯堡特色菜肴,听当地老人用方言讲述“凤阳汉装”的由来。餐后,两个班级在大门前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青春面庞与青瓦飞檐的同框画面。返程前,不少同学购买了手工刺绣的香囊、地戏玩偶作为纪念,让文化记忆随行。

此次研学,同学们不仅触摸到了贵州历史的肌理,更感受到贵州文化传承的生命力。屯堡像一本活着的史书,它的存在提醒我们,文化不是尘封的标本,而是流动的血液。

文/韩池 图/李荣艳 一审/鲁华 二审/蔡知远 三审/万国崔

活动现场

合影



2025年10月27日 17: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