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斌教授应邀做客我校第19期印山讲坛,以"新时代红色档案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为题,带来一场精彩讲座。讲座由我校历史与档案学院院长万国崔教授主持。
讲座从红色档案的时代价值出发,深入剖析当前保护困境,并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为现场师生呈现了一场思想盛宴。张斌开宗明义,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他阐释,新时代红色档案的内涵已显著拓展:时间上向前延伸至1919年五四运动,向后涵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记录;形态上包括纸质文献、实物等多种形式,是党和国家红色血脉的珍贵载体。
在明确红色档案的时代内涵后,张斌进一步阐述了其重要价值。“红色档案是厘清历史真相的关键凭证。”他以中国人民大学借助中央档案馆档案解决校史争议为例,生动说明其存史证史的基石作用。他强调,这些档案不仅是革命精神的凝聚,更是驳斥历史虚无主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对青年学子树立正确价值观意义深远。
在充分肯定红色档案价值的基础上,张斌也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困境。他表示,红色档案的保护与开发正面临多重挑战:资源分布分散,不利整合;部分战时档案纸张脆化、酸化严重,抢救迫在眉睫;专业人才队伍不足,且开发利用方式创新不够,导致其深厚价值未能充分释放。
面对这些现实挑战,张斌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他强调,首要任务是建立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保护合力;同时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完善战略规划与法规标准体系。在基础工作方面,应持续推进红色档案的系统化整理与科学分类,为后续开发奠定坚实基础。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要加快建设开放的红色档案数字化平台,实现资源的高效共享与利用。此外,要注重创新开发方式,通过挖掘档案背后的生动故事,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力与感染力。最后,应建立科学的研究与评价机制,为红色档案工作的持续优化提供有效指引。这六个方面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新时代红色档案保护与开发的完整路径。
讲座中,张斌还结合《潜伏》等影视剧和“中央文库”守护者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档案工作者的忠诚与担当。他勉励在场同学要树立理想信念、掌握真才实学、勇于创新实践,并欢迎大家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亲身参与到红色档案的保护与传承中来,为守护党的红色血脉贡献青春力量。
本场讲座在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与会师生纷纷表示,通过张斌的精彩讲解,不仅深化了对红色档案价值的认识,更增强了投身档案事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讲座为推进新时代红色档案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也为青年学子的职业成长指明了方向。
文字/龙秋锦 图片/文宣中心 一审/向礼花 二审/蔡知远 终审/万国崔

万国崔主持

张斌作报告(一)

张斌作报告(二)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