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部动态 - 商学院 - 正文

商学院信用管理系邀请中鼎资信开展“信用历史和案例分析“讲座

本网讯 风卷清云尽,空天万里霜。贵州师范学院商学院2019级信用管理专业迎来了崭新的一天!即便秋风瑟瑟,同学们的内心却是十分火热!

10月23日下午,贵州师范学院文韬院明德楼516,一场别开生面的课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本次课程商学院有幸邀请到校企合作单位中鼎资信评级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民盟科技支部副主任、大数据百人计划专家、高级工程师王伟为同学们授课。

在讲到中国信用历史时,王总说到:“征信一词源于《左传•昭公八年》中的‘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其中,‘信而有征’即为可验证其言为信实,或征求、验证信用。”在阐述征信起源后又紧接着从防范信用风险、扩大信用交易、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四个方面逐一补充征信在促进信用经济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得重要的基础作用。

王总把信用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为同学们讲解。第一阶段,信用的道德化阶段。“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人无信不立,要求同学成为有信用的人。第二阶段,信用的商业化阶段。把信用记录当做一种信息商品来讲,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信用知识形象化,足见王总专业功底之扎实,专业知识之渊博。第三阶段,信用的证券化阶段。结合次贷危机、契约模型等实际案例讲解,把同学们从枯燥的书本中解放出来,增加同学知识点、拓宽同学知识面。三个阶段精炼概括,意蕴深远。

在讲到中国征信业发展历程时,王总按时间顺序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探索阶段讲到90年代的起步阶段,再讲到21世纪初的发展阶段。从宏观层面为同学们绘制了一幅信用管理专业的壮美蓝图,让同学们对未来的就业前景和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王总循循善诱,讲解知识点的同时穿插问题,鼓励同学回答问题。用互动的方式让同学们放松,使知识严谨化、使课堂丰富化、使学习轻松化。把信用历史和案例阐述、概括得精炼、简单、明了、意味深长。讲座结束同学们回味无穷。用热烈的掌声对王总精彩的演讲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期盼王伟副总经理能再次莅临我院开展知识讲座,为同学传递知识。

文/王昌福 图/姚友华 审核/付朝渊

中鼎资信评级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开展讲座

王伟副总经理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2020年10月26日 17: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