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部动态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正文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物电学院举办系列学术讲座 赋能科研创新发展

为进一步搭建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拓展学院教职工的科研视野,激发学科交叉的创新活力,11月7日,物理与电子学院于宁静楼419会议室集中举办系列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物理与电子学院院长刘高福主持,特别邀请李世雄、吴永刚、陆晨三位在相关领域研究卓有心得的教师担任主讲,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此次讲座,现场学术氛围热烈且浓厚。

首位开讲的是李世雄老师,他以《激光加工石英微通道的研究》为主题进行分享。李世雄从激光加工技术的原理优势入手,详细阐释了石英材料的物理特性对加工工艺的影响,并结合具体实验数据,展示了不同激光参数下微通道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等关键指标的变化规律,为微纳加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参考。

随后,吴永刚老师带来《过渡金属基氧、氮化物表面热力学稳定性及其物理性质的理论研究》专题讲座。他从理论计算的角度出发,系统介绍了密度泛函理论在材料性质研究中的应用,通过构建原子模型,深入剖析了过渡金属基氧、氮化物的表面结构、电子态密度及热力学稳定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团队的研究成果为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引发了在场教职工对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深入思考。

最后,陆晨老师以《热等离子体动态烧结制备二氧化硅空心微球的仿真模拟》为题进行讲解。着重介绍了仿真模拟在工艺优化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展示不同烧结温度、气体流速等参数下的仿真结果,清晰呈现了二氧化硅微球的形成过程与形貌演变规律,为实验装置改进和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精准的理论指引,其新颖的研究视角使在场教职工深受启发。

每场讲座结束后,均设置了互动探讨环节。教职工们围绕激光加工设备选型、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实际应用场景、仿真模拟软件的操作技巧等问题与主讲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系列学术讲座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不仅为教职工带来了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与技术,更搭建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桥梁。未来,学院将持续常态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不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助力学院科研水平稳步提升。


文图:岳天天  一审:岳天天 二审:蔡晶  终审:刘高福

李世雄讲座现场

吴永刚讲座现场

陆晨讲座现场

现场讨论


2025年11月18日 17: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