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下午,历社与社会学院在学院会议室召开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专题研讨会。研讨会由院长申满秀主持,全院教职工参加。
申满秀介绍了学校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的重要意义,旨在全校上下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尤其是我校“一型两性”(应用型、地方性、师范性)的办学定位明确了我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规格及培养评价体系。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如何紧紧围绕“应用型”这一模式来实现人才的培养。
学院的五位教研室主任以及教师代表都分别对“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和特色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中国史教研室主任杜景明老师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高校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工作母机,我们的教育直接关系到未来教师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决定他们能不能适应新课改形势下中学历史教学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是要进入中(小)学教学一线的,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学一线教学的了解,了解中学一线对教师的基本需求,搭建与中学历史老师之间密切沟通的桥梁,共同研究与提高;文化产业教研室主任付宏老师提出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职业性、专业性、基础性三个特点;世界史教研室主任司霖霞老师则认为应用型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档案教研室主任瞿智琳老师从教学、科研、实习实践三个方面来阐述了本专业关于应用型的一些思考和做法;实践教研室主任凌永忠老师在本科评估的框架下探讨了应用型的本质概念;教师代表梁中美老师谈了自己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如何去践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这些老师的发言都引起了参会老师的热烈讨论和共鸣。
申满秀对各位发言老师能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给予肯定,并要求全院老师都要深入思考如何结合自己的所授课程践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如何将人才培养与服务贵州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怎样增加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本次研讨会的举行,为我院全体教职工提供了一个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思想交流的平台,让学院在这方面形成了统一的认识,为我院接下来顺利迎接本科教育合格评估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图 历史与社会学院 审核/申满秀

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