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期,我校外国语学院张羽老师在第七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中获得全国总决赛(综合课组)一等奖。据悉,这也是贵州省高校外语教师首次在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中排名全国前三甲并获一等奖。因此,我校大学生记者团特邀张羽进行赛后采访,向全校师生分享他的参赛心得以及获奖感受。
记者:您为了这次比赛做了哪些努力和准备?
张羽:在比赛前期,因为有我在学生时期积累的相关大赛经验,例如国赛、省赛等等,所以我的紧张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除,心理素质也非常稳定。其次,我还看了往届国赛获奖教师的视频,从中获得了一些启发,确定了自己的参赛方向。
在比赛中,主要是考查老师是否具有高水平的语言能力、知识面丰富的思辨能力、思考能力和教学创新性能力四个方面。所以在全国组委会提前两周下发的决赛教学文章中,我更注重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和思辨性,这些都为我之后的获奖奠定了基础。
记者:这个奖对您有什么意义呢?
张羽:这个奖对我来说意义特别重大。首先,这是我国高校外语届的最高奖项,获奖者可以直接进入外教社的外语教学后备人才库。其次,全国决赛选手必须是每个省决赛中的第一名,难度较大;而我的正式教龄只有一年,在教学经验上占不了优势,所以比赛之路也很艰难。
本次获奖对我来说有两个肯定:一是肯定了我的英语专业素养,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二是肯定了我的教学设计能力。同时,这两方面的肯定让我觉得自己现在做的事是正确的,也鼓励着我要不断的前进和努力,在将来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记者:学英语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那是什么让您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英语的?
张羽:这个问题很好。当老师意味着永不停止学习,特别是外语老师。如果除了教学以外,不再吸收和实践外语,几年后你会发现你的外语水平下降得很厉害。我从小就很喜欢英语这门语言和其他外语,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从初中开始就不停地参加与英语有关的各类比赛,在这些比赛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不仅锻炼了心理素质,还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用外语思辨的能力。和外语打交道已经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难以割舍。
文/图 记者团 幸明芬 陈羽 审核/孙秀华

校园记者采访张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