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在明义楼多功能厅,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徐盛桓教授、河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何爱晶副教授应邀为我校外国语学院师生讲学。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余学军教授主持。
徐盛桓教授是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他从意识感受性、意向性等方面阐述了语言技巧意识感受性,列举了诸多日常生活的例子,用以说明使用语言技巧的不同感受,并从宏观上对语言研究语用思维方法进行探讨,指出当代进行语用研究的可行的公式是:主体S在语境C用X 表征Ws[Worlds ]以达到一定的P[purpose]。当代进行语用研究,除了过去常用的方法可用以外,还建议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思维和方法:诸如对真值的辩护、意向性、意识的双重结构、悖论思维、拓扑结构、同一性、心物随附性、因果蕴含等。语言学研究语用思维的扩大影响反映了语言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讲座期间,徐盛桓教授就老师们提出的语言学方面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和分析。
博士后何爱晶副教授的“‘十动然拒’为什么可能?”的讲座,尝试通过对网络新用语“十动然拒”进行语义分析和生成机制研究,来对这类话语不完备的语言现象做出机制性的解释,并通过解读“十动然拒”,希望构建识解不完备话语的机制。她的讲座不时赢得师生们的喝彩。相信这个“十分感动,然而(或‘后’)拒绝”的目标语义,师生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吧!
最后,余学军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点评,她对徐盛桓教授、何爱晶副教授的讲座进行了高度评,并感谢他们对外语学院工作的大力支持。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讲座拓宽了大家的学术视野,让大家了解到现在语言学发展的新趋势,是一次难得的学术盛宴。
文/图 外国语学院 审核/余学军
徐盛桓教授在与学生亲切互动
何爱晶博士在讲座中
余学军院长对讲座进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