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名古屋大学樱井龙彦教授一行来我校讲学

时间:2016-02-23 09:48    点击:
备案编号:2016022302撰稿单位:高研院发布单位:宣传部
技术录入:谈铖铖责任编辑:孙秀华

2月19日上午,日本名古屋大学樱井龙彦教授、关西外国语大学牛承彪博士一行应邀来我校讲学,分别发表了题为《关于对歌比较研究的课题》和《侗族对歌习俗的研究方向》的学术报告。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石开忠教授以及我校对外交流合作处副处长梁瑞博士、科研处副处长余乐正博士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学术报告会,来自贵州省委《当代贵州》杂志社以及我校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暨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贵州师范学院中国山地民族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山地中心”)学术团队全体成员和外国语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体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的十余名学者参加报告会。石开忠教授应邀主持了报告会。

樱井龙彦在报告中首先从宏观角度切入,介绍了侗族对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他指出,分布于日本西南部、朝鲜半岛南部、中国华南和云贵高原地区、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以及不丹一带的照叶树林带,因自然和社会生境的相似而具有相通的民族文化,对歌在这一文化带中颇为流行。随后,他分别详细阐述了“歌垣(utagaki)”、“歌挂(utagake)”这两个与对歌密切相关的核心概念。他指出,“歌垣”在日语中也称为“歌掛”,它等同于中国的歌墟,是通过对歌的形式以追求恋爱、婚姻的实现这一最终目标,也就是通过歌唱而寻求恋爱、结婚对象的一种习俗。“歌挂”等同于中国的对歌,强调的是对答歌曲这一形式。最后,樱井龙彦还阐述了“歌垣”和“歌挂”两个概念之间的关联,进而分析认为,歌垣是作为歌挂的一种类型而存在的,因此提倡将歌垣作为“歌挂文化圈”中内在的一个问题来进行研究。

牛承彪首先系统回顾和梳理了侗族歌谣研究的基本现状。他指出,侗族歌谣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一是综合研究中的歌谣研究,二是对歌谣的专题研究,三是对歌谣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汇编,四是对歌谣产生文化背景等问题的研究。随后,牛承彪进一步分析认为,对于侗族歌谣的研究目前正面临一些明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已经汇编出版的歌谣资料的价值有待进一步认定;第二,歌谣的翻译方面存在着因意译而导致含义偏差的问题;第三,需要探讨确立“侗族歌谣学”,以加强对侗族歌谣的全面研究;第四,歌谣研究的方法路径单一,需要加强探讨;第五,歌谣研究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合力。鉴于上述问题,牛承彪强调,对于侗族歌谣的研究,应从三个方向努力:一是加强对歌谣原始文献资料的搜集;二是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编写歌谣文化志;三是围绕歌谣原始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分析研究。

石开忠和龙宇晓在评议时一致认为,两位学者的学术研究,眼界非常开阔,而观察的视角又十分细致。如樱井龙彦教授首先将侗族歌谣的研究放置于“照叶树林”这样一个自然和文化圈中,以便于理解和阐释侗族歌谣产生和流行的背景,也便于将侗族歌谣与同在“照叶树林文化圈”中的其他民族的歌谣和文化进行横向比较。与此同时,他们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又能够深入田野一线,采集侗族各地的歌谣资料并记录每一份资料的详细背景。他们强调,樱井龙彦和牛承彪两位学者的报告,对我们今后的学术研究深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我们在开展各自所从事领域研究的时候,一定要有开阔的视野,要将具体的研究对象放置于它所处的文化大背景中去理解和阐释,并从研究范式和学术观点等方面,不断增强对话性和反思意识,从而使学术研究真正有助于学术理论和方法的创新,使学术能够真正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最后,樱井龙彦和牛承彪还就参会学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而愉快的交流。

文/图 胡展耀  审核/杨定玉

樱井龙彦作学术报告

牛承彪作学术报告

石开忠主持学术报告会并作学术评议

对外交流处副处长梁瑞致辞

科研处副处长余乐正致辞

龙宇晓作学术评议

部分参会学者合影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活动日历
温馨提示

欢迎广大师生对学校网站的功能、栏目、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杨晓含

联系电话:85816683

电子邮箱:xcb@gznc.edu.cn

  • 精彩推荐
  •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