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十月金秋,九九重阳。在这敬老尊贤的节日里,为了让离退休老同志感受我校的发展成果,弘扬爱老、敬老、尊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学校邀请100多位老同志们来校参观,欢度重阳。在观看文艺汇演前,校园记者对几位老同志进行了采访。
师院的变与不变
我校创建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在这段不平凡的岁月里,我校建筑、设施、教学质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离退休老同志以及所有在岗教师对教育的热爱之心。“退休已多年,重回校园,倍感激动”。曾担任经政系系主任的凌令时告诉记者,“看到学校的变化很大,现在的教育系统跟我们当老师的时候完全不同,看到学校的发展真的令我非常的欣慰,非常的高兴”。凌令时虽已退休多年,但她十分挂念学校,常来学校走走,见证着学校的成长。校园的改造、校风的建设、教育教学成果、学生教育素质,给这些回归母校的老同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来到这里,给我们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学校大了、建筑好了、学生多了,老师更有教学经验了。”看到学校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已退休的校统战部干部赵钢很兴奋,他表示,虽然学校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他热爱教育的心依旧不会改变。他对学校近年来取得可喜的成绩感动无比的欣慰,也对学校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制度、鲜明的师德和良好的师生风貌让老同志们眼前一亮、为之一振,他们纷纷为学校的巨变点赞。
师院的保持与加强
我校是个年轻的学校,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在此基础上保持与加强。为此,离退休老同志们也纷纷为学校献言献策。我校的校训“为人师表”意为师生要有“师”者之心、仁爱之德,学识和品德并重,成为博学之人、贤德之人,成为典范。第一届中文系系主任郦亭山教授表示,德育的任务是要影响人格,形成美德,而美德的培养不能靠说教,必须靠感染,靠“动情”,要以“礼仪教育”为抓手,让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成德性。校园的建设,不能只靠老师,学生在学校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因此,原教育系系主任李贤芬建议:“要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建设,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爱心、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参观校园结束之后,原地理系的退休老教师庞纯焘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取得的成绩,并表示,现在的规划很好,发展的很快,希望学校在这基础上继续有更好的发展。校园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老同志们的支持,他们纷纷表示会继续关注学校的发展,继续为学校的教育发挥余热。
此次敬老、爱老、尊老活动的展开,不仅让离退休老同志进一步了解学校的发展现状,为学校更好的出谋划策,也营造了浓厚的尊老孝老的文化氛围,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体现了我校“以德育人”的内涵,让年轻的老师们坚定了继往开来的决心与信心。




文/大学生记者团 尤昌群、晏秋霞 图/宣传部 审核/孙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