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八月底的乌当山下,是充满期待的憧憬。在这个美丽宜人的季节里,我校迎来2018级新生。他们的到来成为了贵州师范学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学院注入了一股充满活力与青春激情的新鲜血液。
相逢是首歌,相聚是欢乐。8月29日,贵州师范学院2018年迎新工作正式展开,各学院团委学生会和迎新志愿者服务队成员忙碌在校门口、凤凰广场迎接点、家长休息区和注册点。经过一天的辛苦,2018级所有新生报到完毕,迎新工作圆满结束。
化压力成甜蜜 用经验解难题
志愿者好像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志愿者所传递的那份热情与爱心,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汇成一股股强大的校园暖流。志愿者钟倩就像是校园里的那一盏灯,默默的散发着自己的那份光亮。采访她的时候,她说话时透露的那份温和热情,回答问题时的条理清晰,让人感到十分随和亲切。
钟倩不仅是校园志愿者还是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会的,每当迎新也是她们学生会最忙的时候,但是她还是毅然决然的参加了这次志愿者迎新。“累是当然的,但是看着学弟学妹在我们的帮助下成功入学,我觉得再大的压力和辛苦都是甜蜜的,而且参加这些活动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和挑战”。
余雨雪是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的一名学生,第二次参与迎新工作。相较于上一年的“被安排”,今年她则成了迎新工作的组织者之一。这次迎新她主要负责组织和安排人员,协调众人着手做好所有的前期工作,以便其他部门帮助新生顺利入学。在谈到为什么会选择迎新时,她说自己是第二次迎新,积累了相关的经验,能较好的带领和协助其他初次参与工作的新人完成任务。余雨雪告诉我们,今年的迎新内容有所变动,在我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有着详尽的实时报道。校党委书记石培新等校领导也亲临现场慰问志愿者和指导工作。
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余雨雪给我们说起了此次工作中碰到的难题:新生到校后需要扫描一个二维码,但一些学生及家长疑心这可能是一种诈骗手段,因此心中颇为犹豫。不过在志愿者们耐心仔细地解释这只是一个官方微信公众号后,众人都放下了戒备,纷纷拿出手机扫描了二维码。虽然中途有时会出现人手不足的现象,但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还是解决了这些问题。迎新志愿者在遇到困难时,会向她寻求帮助,绕后共同去解决。
关心关怀备至 期待美好未来
名辅导员谭丽琼老师是第七次参加迎新工作了,她非常有感触的说今年的新生报到流程比往年有了很大的简化,今天只需要持录取通知书和学生档案就可完成报到,其他材料都放到后期来完成。为的是节约排队时间,让新生尽快的去处理其他事项,也算是在炎炎夏日给新生送去的一丝清凉。
刘陈娇老师对新生非常关心,也期待他们在大学四年里得到新的成长。一方面,她希望学生完成学习的基本任务,不断的去完善和深厚自己的专业功底;在生活方面,大学是人生中的一次成人礼,是一个小社会小集体,与人相处,与人打交道,与人沟通联系等等都是对新生的挑战,大学远离了父母独自生活,需要很好的自控力,她希望新生们能有条不紊地应对大学生活。社团、学校组织,都是进一步的提升和锻炼自己的能力的平台。
在两位老师的眼中,这帮00后新生并不是想象中的“公子哥”。他们独立自主,将来也定能顶天立地。
“大学是一个新的起点,并不是轻松的,新同学要尽快的适应新环境,制定好学习计划,确立学习目标,开启新的征程。”
迎新别出心裁,“玩”出别样风格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在这次迎新中充分展现了学院特色,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报到处,一块显示屏格外引人注目。屏幕上有各个班级的报到情况,报到高峰期等信息,新生通过扫码可以了解到自己的班级、寝室、新生教育等消息,数据都是实时更新,相关数据一目了然,无需后期统计。大数据的使用让报到现场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符合当今低碳节约的要求。
外国语学院开设了党员服务岗,把党建工作开展当报到现场,党员同学模范带头,积极服务新生,让新生更好的了解党建工作。
新设立的商学院开设了一个“梦想时光机”,新生报到时投入自己的梦想,四年离别时候,回看当初投进去的那些梦想是不是成真了,许的愿望是否实现了。好期待哦!
8月因相逢而美好,不管是老师还是志愿者,都为这场注定的相遇准备已久,最终也都拥抱了相逢的喜悦,收获到用心付出后的满足。这是完成任务,履行职责,也是心有所想,梦想成真。
文/吴诗云 胡官秀 刘兴林 吴琳 图/ 刘兴林 指导老师/赵利平 审核/邹晓青

谭丽琼老师忙碌在迎新现场

刘陈姣老师聊起迎新的感受

余雨雪接受采访

钟倩接受采访 用经验解决遇到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