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部动态 - 音乐舞蹈学院 - 正文

舞蹈系实践教学周系列活动——观摩大型杂技剧《脊梁》

为深化实践育人成效、拓宽师生艺术视野,10月22日晚,舞蹈系组织大一大二学生前往贵阳市北京路大剧院,集中观摩学习当代大型杂技剧《脊梁》。此次观演不仅是实践教学周的重要学习环节,更因舞蹈系2022级多名实习学子参与该剧演出而意义非凡,成为师生间“同台”交流、共悟艺术的特殊课堂。

《脊梁》由贵州省杂技团制作、李恩杰出任制作指导,是一部融合杂技技巧、魔术艺术与民族元素的精品力作。剧中以悬浮浪板、软钢丝等近 30 种高难度舞台技巧为肢体语汇,生动再现贵州交通建设中修路架桥的惊险场景——如通过浪板摇摆模拟狂风中猫道施工的紧张画面,让抽象的建设过程转化为极具冲击力的视觉语言;同时以 “红色腰带” 为核心符号,串联起两代建设者传承使命、接续奋斗的故事,深刻诠释了 “万桥飞架” 背后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将地域文化特色与精神内核完美融合。

值得关注的是,本年度音乐舞蹈学院与贵州省杂技团建立实习合作机制,2022级多名舞蹈专业学生深入杂技团开展专业实习,并凭借扎实的舞蹈功底与刻苦的训练态度,成功参与到《脊梁》的演出中。当晚,这些实习学子在舞台上与杂技团演员默契配合,无论是肢体控制、节奏把握,还是与剧情情感的融合,都展现出舞蹈专业学子的良好素养,成为舞台上一道亮眼的青春风景线。他们将课堂所学与杂技艺术实践相结合,不仅提升了自身综合表演能力,更搭建起舞蹈与杂技艺术跨界交流的桥梁。

观演过程中,师生们全情投入,被剧中高难度技巧与深厚情感共振的舞台呈现深深震撼。浪板模拟施工险境时的紧张感、“红色腰带” 传递使命时的厚重感,让在场师生真切触摸到贵州人民筑路架桥的坚韧意志,满是感动与敬意。观演结束后,师生们围绕剧目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脊梁》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艺术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实践教学课——既让大家在艺术鉴赏中深化了对民族文化、红色历史的理解,也为舞蹈学习与创作提供了 “技巧服务于叙事”“情感融入于动作” 的宝贵启示;而实习学长学姐的参演经历,更让低年级学生明确了专业实践的方向,激发了将舞蹈专业与多元艺术融合、投身文化传播的热情。

此次实践教学周观演活动,既是舞蹈系落实 “以演促学、以观促思” 教学理念的具体举措,也通过 “师生同场观演、学子登台参演” 的双向互动,进一步丰富了实践教学形式,为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

一审一校:肖伟 二审二校:王晓 三审三校:马关辉

图/文:音乐舞蹈学院舞蹈系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演出现场

现场合影

2025年10月24日 08: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