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7月10日下午,学校在信息楼二楼会议室召开“十五五”规划研制工作推进会,系统部署学校未来五年发展蓝图。校长王蜀黔主持会议,全体校领导、各二级单位负责人与会,共谋高质量发展路径。
校党委书记战勇到会并作了指导,在讲话中提出了三个核心要求、五个具体要求。三个核心要求包括:一是锚定“国家所需、贵州所盼、学校所能”战略定位。坚定应用型大学定位,以“擦亮师范底色、强化应用特色、拓展开放增色”为内核,差异化发展路径,打造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二是聚焦区域一流应用型大学发展目标。紧抓未来十年高教扩张黄金期,以“三年一周期”的学位点申报节奏为突破点,系统布局本科提质与硕博升格,通过三个申报周期实现办学层次跃迁,力争2035年跻身区域一流应用型大学前列。三是瞄准高质量发展主要任务。以“十大行动计划”为纲领,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打通“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衔接堵点,破解AI技术冲击、国际形势变化等不确定性挑战。五个具体要求包括: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立足“地方所需、未来所向、学校所强”,走稳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二是坚持系统思维。锚定2035教育强国节点目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统筹宏观战略布局、中观政策设计和微观落地实效。三是强化双轮驱动。坚持“以学科建设为统领、人才队伍为引擎”的双轮驱动,持续巩固基础学科的优势,促进交叉融合、创新。五是凝聚发展合力。要通过专题调研、座谈研讨、意见征集等多种形式,广泛汇集师生的智慧,形成全员参与、群策群力的规划编制的工作,把学校上下的共识、智慧、力量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六是强化实施保障。要围绕重点任务目标,明确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细化任务分解,强化责任落实。
会议中,发展规划处处长邓琴全面汇报了规划研制进展及《贵州师范学院“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核心框架,重点阐释了“立足师范基因、强化应用特色”的发展主线与实施路径。党委组织部郭娅副部长汇报了党建专项规划的“八个聚力”的党建成效与“1+5+7”的发展思路。宣传部宋婷禹部长介绍了思政工作专项规划的“两个关键途径”“五大工程”的发展任务。研究生院余乐正院长说明了学科学位点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专项规划的“六个方向”发展举措。教务处杨智副处长阐释了专业建设与本科生教育专项规划的“七大提升工程”发展路径。教师工作部王茜部长汇报了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规划的“教师素养提升工程”“国际融通工程”“评价改革工程”等发展思路。学工部何毅部长说明了学生成长专项规划的“聚焦四个维度、实施九大工程”的规划思路。科研处李剑峰副处长阐释了科研与社会服务专项规划的“四大举措”思路。基建处田茂军处长汇报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的具体目标。对外交流合作处主持工作副处长张彬介绍了国内外开放办学的发展蓝图。与会校领导听取会议后,针对“1+9+N”规划体系编制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指导意见。
会上,王蜀黔校长对各规划前期研制中所做的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以这次推进会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广泛征求意见,确保规划研制更加科学合理,她在会议总结讲话中要求:一是要领会战略指引,把握核心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将校党委书记战勇关于“明确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三项核心要求、五项具体要求深度融入后续规划研制工作。二是要锚定发展方位,明晰实施路径。“十五五”规划事关学校发展全局,既要遵循高校普遍规律推进“扩点增面、升大升博”的转型,更需立足师范基因,彰显办学特色、围绕区域需求,站稳应用型定位,辩证把握机遇挑战,以规划为牵引盘活存量、开拓增量,走稳特色化发展之路。三是要深化系统思维,构建逻辑闭环。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结合,将规划转化为“识变、应变、求变”内生机制,重点处理好规划编制“定性与定量指标科学性,传承与创新发展延续性,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性”的三大关系。四是要强化协同联动,突破部门壁垒。建立“总-专-子”三级规划协同体系,总体规划需广调研、深论证、准定位;专项规划须对标国家及省域坐标细化目标;学院子规划重在落地衔接。规划专班要总揽协调“1+9+N”规划体系,相关部门协同作战,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高质量完成。五是要狠抓时序进度,交出满意答卷。规划编制是治校能力的实战检验,各部门须绷紧时间弦,假期同步推进调研论证与意见吸纳,以清晰路线图凝聚师生共识,严格按节点完成修订和审议,向全校交出一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发展蓝图。
本次会议,全校上下树立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将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围绕教育强国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目标,充分吸收校领导的指导意见,广泛汇聚智慧力量,提升规划科学性、民主性和可行性。
文/张蕊 图/宣传部 审核/邓琴

战勇讲话

王蜀黔主持会议

校领导交流发言

“十五五”规划研制汇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