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6日,我校与泰国格乐大学举行中国-泰国流域监测与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2024年上半年学术研讨会。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潘运,格乐大学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学院院长谢森出席会议,学校科研处、对外合作处、地理与资源学院、贵州山地研究院相关领导及实验室团队成员参加本次研讨会。会议由科研处处长罗光杰主持。

潘运致辞时表示,为响应“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共同声明,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泰王国关于构建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等要求,我校与格乐大学共同启动了中国-泰国流域监测与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工作。在介绍学校总体情况后,潘运希望实验室团队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加强学术交流,深化科技创新合作,聚焦两国政府间合作需求,强化高水平科技成果产出,积极开展应用示范,建立共享交流机制,实施产学研协同,大力开展科学普及,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国内影响的流域科学国际研究机构、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活动中心,为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提供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

贵州师范学院副校长潘运讲话
格乐大学国际学院院长谢森详细介绍了泰国在科研领域的背景和成就。他强调了格乐大学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在举办学术会议和国际论坛方面的丰富经验。谢森博士提到,通过这些平台,格乐大学促进了全球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为解决复杂的全球性问题贡献了智慧。他期待未来实验室团队能紧密合作,共同推动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发展,为构建一个紧密相连的国际学术共同体作出努力。

格乐大学国际学院院长谢森讲话
研讨会上,两校的专家学者们就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进行了充分交流。罗光杰教授代表中方团队介绍了贵州师范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就目前实验室建设情况以及未来工作部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李爽博士分享了卫星遥感与地理大数据技术在流域监测中的创新应用,而廖博毅博士则以中国台湾美浓地震为例,探讨了震波参数与建筑损毁的相关性。吴洋洋博士报告了中国苗岭地区生态监测与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Ye Zhao博士阐述了泰国乡村通过移动应用程序促进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项目,陈起伟博士则介绍了贵州乡村发展与反贫困实践的经验。此次研讨会不仅展示了中泰两国在科研领域的深入合作,也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参考。
会上,泰国格乐大学贵州省国际事务中心崔光明主任和贵州师范学院对外合作处张瑶处长均表达了对未来合作的期待。最后,罗光杰教授总结了会议成果,并对未来的合作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和时间表,为双方的长期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会议不仅加深了两校合作领域,也为区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文/王倩 图/吴建峰 审核/陈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