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14-12-16 19:36  点击:

12月12日上午,经济学博士、副教授、我校经济与政治学院副院长杨元庆在校道德讲堂进行了题为“公平、正义与可持续发展”的专题讲座。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政治学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讲座活动,讲座由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孙秀华主持。

杨元庆讲到,英文fairness(公平)一词的侧重点则在于公平尺度,所强调的是衡量标准的“同一个尺度”。英文justice(正义)一词其重点是在公正、正义的价值取向方面。美国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指出,为了确立一种真正的、没有任何偏见的、不受任何群体利益左右的社会正义、社会公正的理念,要有一种纯粹的、纯净的背景条件――“无知之幕”。罗尔斯指出,所谓无知之幕,是“假定各方不知道某些特殊事实。首先,没有人知道他在社会中的地位,他的阶级出身,他也不知道他的天生资质和自然能力的程度,不知道他的理智和力量等情形。其次,也没有人知道他的善的观念,他的合理生活计划的特殊性,甚至不知道他的心理特征……再次,我假定各方不知道这一社会的经济或政治状况,或者它能达到的文明和文化水平。”罗尔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旨在建立一种公平的程序,以使任何被一致同意的原则都将是正义的。”由此而产生的正义、公正的理念就是“公平的正义”。

杨元庆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基石,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现代制度设计和安排的基本依据。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一旦社会丧失了公正、正义的基本价值取向,怀有种种企图的人或群体特别是居于优势地位的人或群体,有时便可借口公平的规则而将有利于自身却有损于他人的做法付诸实施,从而造成有损社会公正的结果 。

杨元庆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早期经济学家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强调储蓄增长和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过分强调物质生产。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从根本改变了环境的组成和结构,打破了原有的物质循环系统。人类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由于忽略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密不可分关系,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的大量排放,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经济在环境危机的状态下运行。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种物质上的稀缺性和在经济上的稀缺性相结合,共同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条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城更美”成为人们共同心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成本外化的工业化、破坏环境的路径锁定困境,到当代的治理工业文明危机,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于东方智慧的现代生态文明模式,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

探讨了Grossman & Krueger(1991,1995)最早提出的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理论,以及OECD(2002)提出的描述减缓或者阻断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之间关系的脱钩理论之后,杨元庆指出,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一方面21世纪所提倡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部分,因而环境保护成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因而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因此,要努力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以贵州为例分析,杨元庆指出,要努力的方向是:“在坚守发展生态两条底线中后发赶超”、“制定合理的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政策,优化政府的投资结构”、“重视技术节能减排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完善政绩考核机制,建立与绿色经济挂钩的政绩考核体系”以及“实施顶端治理模式”等。

杨元庆曾多次参加省委省政府咨询性质经济与发展论坛,如博士高端论坛等,他的本次讲座深入探讨了经济与社会发展视域下的公平与正义问题,既重视理论探讨、理论建构,又着眼于贵州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战略,得到在场师生一致好评。

文/孙秀华 图/石洋 审核/邹晓青

杨元庆讲座中

讲座现场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活动日历
温馨提示

欢迎广大师生对学校网站的功能、栏目、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杨晓含

联系电话:85816683

电子邮箱:xcb@gznc.edu.cn

  • 精彩推荐
  •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