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25年10月21日下午,由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贵州师范学院联合主办,贵州省音乐家协会、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贵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承办的“律动乡情——马关辉创作歌曲交流研讨音乐会”在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厅举行,来自毕节音乐界专家学者、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师生等200余人参加。

本次活动以音乐为媒,艺术为桥,通过作品展演与学术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现了贵州民族音乐的当代生命力,推动本土文艺创作与高校美育融合发展。贵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马关辉教授担任导赏,以创作者视角带领观众走进其音乐作品的“一度创作空间”。他在导赏中谈到:“这些歌曲并非严格‘设计’的产物,而是从生活深处‘生长’出来的心灵日记”,生动阐释了其创作理念与艺术追求。

整场音乐会分为四个篇章,层层递进地呈现了马关辉教授多年来扎根贵州大地、深植民族文化的创作成果,这些作品兼具民族底蕴与时代气息,是“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的生动诠释。第一篇章“情系山水·歌为媒”以《山歌定情》《巴不得》《阿哥有梦》等作品,展现了贵州山野间劳动人民质朴热烈的情感表达;第二篇章“木叶传情·韵相通”通过《美丽的回回姑娘》《就让木叶牵红线》《你吹木叶我唱歌》等歌曲,提炼民族音乐符号,探索跨民族情感共鸣;第三篇章“生命之重·恩长存”以《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父母双亲》《九月的祝福》等作品,表达对亲情、师恩与家国情怀的深刻体悟;第四篇章“根植沃土·声自远”中,《尕妹是我的白牡丹》《草海恋歌》《我歌唱》等作品,则集中体现了创作者对本民族文化、地理故乡与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三重身份认同与文化自觉。

音乐会结束后,现场举行了交流研讨。与会师生与马关辉教授围绕“贵州民族音乐元素的当代转化”“音乐创作如何服务地方文化发展”“如何看待民族民间音乐与新时代的关系”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对话。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展现出贵州高校在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方面的活力与潜力。

本次音乐会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富有深度的学术实践探索。它通过艺术展演与思想交流的融合,为贵州民族音乐的创新性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高校艺术教育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样本。“‘律动乡情’不仅是音乐会主题,更是一种文化与精神的传承,在展现贵州民族文化独特韵味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艺术与教育融合的无限可能。”交流研讨音乐会结束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杨嵩教授说。

据悉,“律动乡情——马关辉创作歌曲交流研讨音乐会”系列活动,是贵州师范学院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与省内高校学术交流互动,促进贵州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策划推出的重要艺术实践项目。该项目由国家一级演员、男高音歌唱家、贵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马关辉领衔,贵州师范学院优秀声乐教师、优秀毕业生和在校生组成。后续,该活动还将陆续走进各大高校,旨在通过艺术展演与学术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校际艺术合作,服务地方文化高质量发展。

一审一校:刘昊佳二审二校:王晓三审三校:马关辉
文/图: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