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七月来临,暑假如约而至。为积极响应贵州师范学院开展2016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外国语学院在一系列筹备和策划后,于7月14日中午正式开启了出征启动仪式。中午1:00,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红玲、校团委老师寇源、张维域、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罗荣以及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卢静、冯康、李明勇为外院几十名志愿者们带来出发前最诚挚殷切的叮嘱和期盼。校车在一片欢腾兴奋中出发,开启外院这一年的暑期“三下乡”之旅。本次“三下乡”活动共分为两个工作大组,即负责调研探访当地留守儿童及相关问题的调研组,和负责龙里县全国山地自行车比赛志愿者服务的志愿组(含礼仪小组)。他们每个人将在不同工作中各展其长,发挥作用,为服务的活动和人们带去不一样的价值。
大约一小时的车程,志愿者们带着激动心情来到了龙里县谷脚镇。下车后,步行前往谷脚小学的一路上,志愿者们热情洋溢,高举着行动的旗帜,飘扬着年轻勇敢的心,路途偶遇大雨,大家并肩撑起一把把雨伞,绽放出一路坚持和友爱最动人的花朵。到达谷脚小学,感受着学校校长、老师们备至的关怀和照顾,大家更加有决心给此行交上圆满答卷。宿舍的分配整理在一片井然有序中完成。罗荣和卢静还不忘时时问候所有同学的宿舍安排情况,带领学生干部为大家解决了一系列问题。
下午3:00,全国山地自行车组委会工作人员为我们的志愿者作了相关知识培训,并告知具体的岗位工作内容和行程安排,罗荣也向志愿者们强调了相关注意事项。
晚上8:30,全体师生志愿者在教室召开接下来一天的工作安排会议。学生干部吴宏伟和张鑫从工作分工、日程安排、协作配合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后,罗荣、李明勇、冯康分别向大家强调了守时守纪、恪守慎行、尊重理解他人方面等问题。细节决定成败,每一个微小的行为举止都可能影响整个活动。老师们的话铭刻在每个人心上。大家一起打包为留守儿童们准备的礼物和糖果,为第二天的工作作着充分准备。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作为当今时代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奉献社会何其重要。青春就是拥有无限的可能,奉献就是让青春激昂四射火花的光点。秉承着此次外院之行送爱心、送温暖、送真诚、送希望之宗旨,发扬着党中央开放、共享、协调的伟大倡导的学子们必将不忘初衷,带着梦和方向,在自身的努力中播撒爱心,奉献自我,传递最青春的正能量。
文/图 外国语学院 审核/刘红玲

刘红玲为志愿者送上出征嘱托

领导老师与全体志愿者合影留念

志愿者们向谷脚小学进发

罗荣为志愿者们作工作安排

全国山地自行车比赛志愿者接受服务培训

志愿者们为留守儿童分装爱心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