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学院教学改革研讨会成功召开

时间:2014-08-25 17:39    点击:
备案编号:撰稿单位:发布单位:
技术录入:责任编辑:

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手段,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8月22日下午,历史与社会学院在第八会议室召开了教学改革研讨会,历史与社会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研讨会,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唐志明教授也应邀参加讨论。会议由历史与社会学院院长申满秀教授主持。

申满秀院长首先从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改革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这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目前学院的教学改革将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选好试点逐步推开。鉴于教学改革的复杂性,我院教学改革先由三门精品课程牵头,其他课程积极跟进,逐步营造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首先对考试方法进行改革,这就是将学生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从原来的30%扩大到50%,期末成绩所占的比重从原来的70%减到5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调研报告、论文、讨论稿、辩论稿等,通过考试方法的调整,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调查研究,学会论文撰写,同时也可以减轻学生“过分”注重期末成绩,考试压力大的情况。二是增加学生的实践时间。历史学专业是师范类专业,学生将来就业的主要去向是中小学校,在学校学习的四年中除牢固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外,还需扎实地练好基本功,为将来的就业做好铺垫,为此,学院除了抓好大四第一学期学生的教学实习外,还将探索学生平时到中小学的教学实践。学院将利用已经与乌当区相关中学建设好的实习基地优势,请中学一线教师为我院师生上示范课,同时,安排我院教师深入一线教学单位听课学习,安排我院学生到中学进行工作实训。申满秀院长还强调了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的关系,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总之,高校教师应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通过他们的动手能力,这才是大学教育的目的。

会上,老师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研讨内容主要涉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何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类引导,培养反思型人才;教学方法尽量多样化,如讲授法、比较教学法、讨论法、辩论法、项目教学法都可以采用,主张将专业知识用于学生活动;评价方式则应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如采取小论文写作、口试、学生出试题并提供答案等方式;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考察,让学生感悟历史;要求学生课后进行广泛的阅读,将读书笔记作为期末考核的重要依据,等等。

最后,申满秀院长要求教学改革要围绕“培养基础教育工作者、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展开。杜景明书记充分肯定了这次研讨会,并进一步强调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认为抓好教学改革就是提高教学质量,要求全体老师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切实做好教学改革工作。

申满秀院长在发言

参会老师围绕会议主题进行热烈的讨论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活动日历
温馨提示

欢迎广大师生对学校网站的功能、栏目、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杨晓含

联系电话:85816683

电子邮箱:xcb@gznc.edu.cn

  • 精彩推荐
  •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