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学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会议

时间:2018-06-29 19:12    点击:
备案编号:2018062909撰稿单位:历史与社会学院发布单位:宣传部
技术录入:陈璐、伍远远责任编辑:孙秀华

本网讯 6月28日中午,历史与社会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了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6月21日教育部在成都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的讲话和会上形成的《成都宣言》。

首先,由历史系系主任杜景组织大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教师们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谈到的“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对今天我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前进道路,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要坚持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由申满秀院长解读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陈宝生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他还强调,要推进“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一是回归常识。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接着,李忠峪副院长组织学习了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情况介绍》,他指出教育部将围绕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推出系列举措,概括起来就是“8个一”。其中特别谈到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这个应该是我们每个教师的基本职业要求。

最后,梁中美老师组织学习了《一流本科教育宣言》(即“成都宣言”)。这是6月21日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工作会议上,150所全国高校的共同承诺。“宣言” 强调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将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致力于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提升内涵、领跑示范、变轨超车、公平协调、开放合作以及开拓创新。

通过四个文件的学习,我学院全体教职工达成共识,即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将把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作为我们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管好自己的一段渠,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学习,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我院的各个专业,以师范专业认证评估工作为契机,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和师范生的基本素养。

文/梁中美 图/李忠峪 审核/申满秀


学习现场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活动日历
温馨提示

欢迎广大师生对学校网站的功能、栏目、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杨晓含

联系电话:85816683

电子邮箱:xcb@gznc.edu.cn

  • 精彩推荐
  •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