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9日,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卓越教师(数学)人才培养“16+2”实践教学研讨会在宁静楼第九会议室召开。贵阳六中章敏华、贵阳二中卢焱尧、贵阳十八中李林、贵阳乐湾国际实验学校邹红银等老师莅临研讨会。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领导左羽、肖宏治、熊伟程、李艳琴出席研讨会。数学系主任陈松良博士、卓越教师班辅导员张俊忠博士、卓越教师项目组成员梅俊雷老师以及卓越教师(数学)班部分成员参加了会议。研讨会由卓越教师(数学)项目负责人李艳琴主持。
首先,左羽指出“16+2”中2周的实践教学周要落到实处,需要大家建言献策。熊伟程强调“16+2”中“2”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教学实践周的时间安排问题。接着,章敏华建议在开展教学实践周时要注重仪式化,正规化,便于引起双方学校的重视,同时,他还提议学校间签订协议,建立实践基地,不仅有利于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还有利于学生进步。李林指出应系统的安排时间,并建议校方规划一个长期的培养方案。卢焱尧建议在学校与实践基地之间建立“监控”措施,双方学校共同研发课程。邹红银建议分学段备课、进行对比学习,并建议在学校内部由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在学校内部达到自我提升。陈松良建议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分年段进行学习。李艳琴赞同自主开发课程的提议,并指出开发课程可以达到双赢。
最后,李艳琴再次对莅临研讨会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图 陶育如 审核/李艳琴

左羽院长介绍会议主题

贵阳六中章敏华老师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