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

时间:2019-06-04 21:28  点击:

《蝶恋花·芒种》

赵德肃

雾杳青纱烟绕树,

十里荷塘,

新叶凝晨露。

雀鸟纵情舒羽腹,

河边杨柳垂如幕。

梦在芳园心月度,

一洗红尘,

莲下听蛙鼓。

回首樱桃描色处,

花香蝶舞歇不住。

芒种是和农事紧密相关的节气。在农村,芒种节气可是一年中最忙的时节,人们没有多少闲暇的时间,因此各地风俗习惯并不多。在巴渝地区,“芒种忙种,碰到亲家不说话”等谚语,说的就是芒种一定要抓紧农时,一刻也不能耽搁。如今,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水稻的插秧已经提前,芒种时节似乎没有以前那么忙了。

嫁树

芒种是农忙季节,在山西荣河开始收获大、小麦,当地人称之为“农忙”。有谚语说:“麦黄农忙,秀女出房。”因此在此节气,妇女也要下地帮助度过“农忙”。而在河北盐山则是在“忙中”这天有“嫁树”的习俗。就是用刀子在枣树上划几下,寓意可以多结果实。

送花神

芒种时节送花神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祭祀习俗。人们认为,芒种已过,百花开始凋零,花神退位,故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是日,人们要设案供物,焚香祭祀,来为花神饯行。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芒种节道:“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绩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

按照古老的说法,芒种过后,各种盛开的鲜花开始凋落,花神退位,人们便会隆重地为她践行,以表示感激之情,期盼来年再次相会,这就是送花神。如今,送花神这一习俗已经不存在,而名著《红楼梦》里却有关于为花神饯行场面的精彩描写:“至次日乃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这日,都要摆设各种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谢,花神退位,须要钱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绞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这里大概说的是,大观园中的女孩儿们为花神饯行,首先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其次是为花神准备好上路的交通工具(轿马)以及庄严而堂皇的仪仗(“千旄旌幢”)。

这段话中的“千旄旌幢”给大家解释一下:千,指的是盾牌;旄、旌、幢,都是古代的旗子,施是旗杆顶端缀有旋牛尾的旗,族与旋相似但另有五彩折羽装饰,幢之形似伞。从中可看出,大户人家在芒种节为花神饯行的华丽场面,同样也展现出了古人对大自然的一种亲近感,表现出对生态的敏感和重视,很值得现代人思考与学习。

煮梅

芒种也是梅子成熟的时节,在南方每到5月、6月份梅子就会成熟。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三国有“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到了芒种时节人们也会煮青梅,那么什么是煮梅呢?在我国,青梅主要生长在广东、福建、海南等南方省份,青梅性味甘平、果大、皮薄、有光泽、肉厚、核小、质脆细、汁多、酸度高、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果酸以及维生素C。

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美容、调节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独特营养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如今,加工青梅的方式有很多,如盐渍、制作蜜饯、取汁、熏制、酿酒、制药等。

芒种时节有煮梅的习俗,这一习俗历史悠久,早在夏朝便已经有了。

由于梅子味道酸涩,很难直接食用,必须要加工后方可食用,便有了煮梅。煮梅的方法很多,有用糖与梅子一同煮或用糖与晒干的青梅混拌均匀,使梅汁浸出,也有用盐与梅子一同煮或用盐与晒千的青梅混拌均匀,使梅汁浸出,比较考究的还要在里面加人紫苏。北方产的乌梅在我国很有名气,将其与甘草、山植、冰糖一同煮,便制成了消夏佳品—酸梅汤。

如果在里面加人桂花卤,然后冰镇后再饮,则其味更绝。现在有很多加工的梅干蜜饯,如话梅、奶梅及甘草梅等,都大受人们的喜欢。

芒种麦客子

“做啥哩?洗菜哩,我给娃w面哩!我娃长个大脚汉,出门走州县……做啥哩?穿针哩,我给他大(爸)缝衣哩!他大黑是黑,给他大(爸)烙个黑锅盔,出门当麦客……”

过了小满,离芒种就己指日可待了。农谚说“四月芒种不见田,五月芒种刚搭镰(指农历)”。唐白居易的《观刈麦》也写到: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可见交上芒种节,关中各地的小麦就到了‘,百里秦川一片黄”的收获季节。

以商雒和甘肃陇东一带的部分农民,年年组成割麦队伍,俗称“麦客子”,纷纷前来关中地区。一则从劳力上支援紧张的夏收,再则赚取一些报酬,让自己生活有所改善。有经验的老手,熟知小麦成熟的规律是:先东后西,先坡后源,最后割平川。麦客子都是从实际出发,依次赶场,循序渐进,几乎每天都有活干。只要下定决心,努力战斗,+Z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一天连一天,一镰紧似一镰地割下去,准能赢得一批巨款。

据说,不知什么时候,有几位年轻的“麦客子”,初出商州山中,眼界大开,看到秦川大地荡漾着麦的海洋。心想,一望无垠的麦田野,何时才能割完?就先到古城,看了儿天花花世界。等他们出得城来,终南山下,渭河两岸的大片麦田,麦子己经割光了。

他们只好空跑一趟,悄悄地溜回原籍。

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力度的加强,‘割麦不用镰”的时代己经成为现实,收割机械的盛行,大大提高了收割的速度,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麦客子队伍逐年缩减,来者,也有处于“待业”状态。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活动日历
温馨提示

欢迎广大师生对学校网站的功能、栏目、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杨晓含

联系电话:85816683

电子邮箱:xcb@gznc.edu.cn

  • 精彩推荐
  •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