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十九大 奋进书华章”发展成果巡礼(二)

时间:2017-09-26 16:08  点击:

编者按:

过去五年,贵州师范学院栉风沐雨,砥砺奋进。我们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用美丽校园收获颜值,用内涵建设彰显气质,用青春风采蕴藏活力,用服务师生凸显温度。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校党委宣传部特别开设了“献礼十九大·奋进书华章”专栏,展示五年来我校在各方面的发展成就为十九大献礼,同时以此激励全校上下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把学校各项工作推向深入,谱写贵州师范学院更为辉煌的明天。

                                                                                                              

 
喜迎十九大,夯实办学基础,提升办学品质,砥砺奋进上新阶

经济与政治学院


一、院情介绍

贵州师范学院经济与政治学院具有较长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教学底蕴。学校前身为贵州教育学院,上世纪70年代末,学校成立伊始,就创办了政治历史系。1987年在原政治历史系的基础上组建政治教育系。1995年,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政治教育系改建为政治经济系。2009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贵州教育学院改制为贵州师范学院,全校的办学方向从成人本科教育向普通本科教育转变,为顺应学校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在原贵州教育学院政治经济系的基础上组建了贵州师范学院经济与政治学院。从上世纪创建至今,经济与政治学院已经走过了37年的发展历程。

 

学院教师合影


学院自1984年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成高本科学生,先后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党政干部管理、行政管理、经济法学、法学等专业;2012年招收会计学专业本科成高学生,同时承担贵州省会计学本科自学考试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2005年我院首批思想政治专业专科普高生开始招生; 2006年增设工商行政管理专科专业;2010年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普高招生;2012年经济学本科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管理方向)普高招生;2016年学院调整了专业结构,取消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管理方向)普高招生,同年,开始信用管理本科专业普高招生,目前我院全日制普通本科生人数为1079人。 2017年,我院积极申报了公共关系学专业,目前已经外送国家教育部审批。 

学院教学研究机构情况:4个教研室,即经济学教研室、政法教研室、哲学教研室、管理学教研室;2个教学管理机构,即实习实训办公室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1个非编制性科研机构,即中国哲学研究所;校级重点学科2个,即经济学和政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即经济学专业。校级研究所1个,即廉政文化研究所。

学院现拥有经管创新与应用综合实验室,能同时兼容160余名学生同时开展实验教学。

二、人才培养

依据学校“一体两翼”的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学院专业发展将立足贵州,面向基层,以为贵州基础教育、经济管理、社会管理输送合格教师和一线服务管理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和信用管理专业作用,以学院学科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

 

课堂教学剪影

教师教改课剪影

 

学院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经济学专业及信用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支撑体系,构建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制定了《经济与政治学院毕业论文管理规定》、《经济与政治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学生管理规定》、《经政学院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及优秀指导老师评选办法》、《关于毕业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的补充说明》等指导性文件,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同时,确保在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的比例, 2017届毕业论文中,共有295篇在实习、实践和社会调查中完成,占比86%。学院积极拓展学生实习基地,夯实了我院实习工作的基础条件,保证了我院学生的实习需求。截止2017年7月,我院共为学生搭建了14个实习基地,其中师范类6个,非师范类8个。

已经毕业的四届毕业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应用工具的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均有所提高。

毕业论文答辩现场

实习指导专题讲座学生和老师进行互动

 

学院支持和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提升科研服务教学、服务地方的能力。制定了《经济与政治学院教学质量工程奖励办法》、《经济与政治学院科研奖励办法》等相关科研奖励制度,对涉及到地方经济社会研究的项目给予重点扶持。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出版学术专著3部,参编2部,参著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0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2项,厅级项目19项,校级项目10项,获得各种资助金额近220余万元;承担教改项目7项。

三、教学成果与教学名师

学院现有教职工53人,专任教师42人。在专任教师中:教授3人,副教授22人,讲师9人,助教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为59.5%;博士11人,硕士26人,硕士以上占比88% ;“双师型”教师6人,占比14.2%。教师年龄结构合理,老中青教师分布均衡。这是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科研能力突出、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多样化的师资队伍。

学院将“本科生导师制”与学生科研工作紧密结合,集中发挥导师制的指导与管理优势。近年来,学院学生在校级课题申报中,获得自主科研项目立项100余项,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立项20余项,校院联合项目12项,共获校级课题43项、厅级课题1项。

为切实培养合格人才,近年来,学院积极与国内外各高校进行性密切的合作,先后派出多名学生到青岛大学、台湾玄奘大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高校进行交流。

 

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交流

我校教师参加全国高等院校教学督导 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建设培训交流会暨高峰论坛

经济与政治学院教师参加2016年全国高校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年会暨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型升级研讨会

四、社会服务

经济与政治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动力,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近40年的办学中,学院依托专业优势,为地方基础教育、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学生在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喜获佳绩

2013年华文杯参赛获奖


为切实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以学生社团为抓手,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依托“青年法学社”“ 大学生社会调查与研究协会”“创业协会”等社团组织,借助乌当区政府与学校的战略合作关系,经政学院与乌当区政策研究室、工信局、金融办等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了以项目合作研究为平台、引导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合作育人模式,实现了“项目导向研中学”的培养方式。设立经济观测点,定期带领学生到固定观测点进行数据收集,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理,为乌当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咨询报告,实现高校为地方服务的社会职能。另一方面,为切实拓展本科实践教育的领域,开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举措,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开拓视野、提升综合素质,我院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借助学院青年志愿者调查协会,在导师的带领下,多次深入社会采集信息,切实做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进。如2017年9月10日-9月17日,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我院组织2015级经济学专业和201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社会管理方向)近270余名学生,赴毕节参加了由中国经济信息社组织的“精准扶贫”实施效果第三方评估抽样调查实践活动

青年法学社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

教学技能大赛 

五、文化传承创新

经济与政治学院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砥砺前行中主动肩负起新的责任和使命。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主动承担起引领整个社会精神层次提升、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使命。学院以“经政纵谈”、“博士沙龙”为平台,定期邀请国内各高校和行业专家为学院师生开展专题讲座共计28场次。同时,学院以优秀党支部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引导师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坚持开展“创先争优”、“五先进一满意”等评优表彰先进典型模范活动。以“双一流”建设为动力,夯实办学基础,提升教职工的综合素养,主动培育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土壤。学院以“为人师表”的校训为牵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设计、科学组织德育活动,使每个活动都成为传播、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吴祖平参事做精彩讲座

学术讲座学生互动

 

总之,学院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切实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责任担当,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培养优质的应用型人才!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活动日历
温馨提示

欢迎广大师生对学校网站的功能、栏目、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杨晓含

联系电话:85816683

电子邮箱:xcb@gznc.edu.cn

  • 精彩推荐
  •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