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倾心育人——访“带”冠能手杨昌美老师

时间:2019-06-28 18:53    点击:
备案编号:2019062908撰稿单位:宣传部发布单位:宣传部
技术录入:赵利平、杨雨露责任编辑:冯建国


    本网讯 杨昌美,2009年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主修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2014年3月进入贵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工作,担任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体育心理学和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负责学院校内模拟实习和档案管理工作。

2016年,杨昌美第一次带领学生团队在学校组织的教学技能大赛课堂教学小组比赛中获得三等奖。2017、2018、2019年,成功夺得学校教学技能大赛三连冠。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杨昌美看来,“言”即是学生之师,“行”即是学生之范,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方才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杨昌美作为我校教学技能大赛参赛队的带队教师,肩上的担子十分繁重,但她从未有所抱怨。面对赛制的改变,模拟时遇到的重重困难,杨昌美快速找到解决方案,在一周的时间内从参赛课题、训练计划、培训内容做了80%的调整,这个工作量是没带过队的老师所无法想象的——一天16个小时不间断的反复修改、磨合和优化,老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但对于杨老师来说,自己必须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必须始终用激励的语言来影响学生。难以想象每天训练从晚上六点到十点再到十一点的过程,大赛的激烈角逐,时间逐渐越来越紧迫,高强度的工作量成为了杨昌美的日常。

她坦言道:“我们没有固定的吃饭时间,因为训练的需求,经常就是买点面包、水等方便携带的食物,饿了就吃点。一个人训练两遍到三遍,他们训练的每个环节,我都会参与。”杨昌美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同学们传达一种力量,尽全力把自己所学的东西感染给学生,让同学们能够看到她的用心,在思想上更加的重视。

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只有我们要把小事做细、做好、做透,才能解决好我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境,这是通向成功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工作完成的关键。从杨昌美的指导来看,对学生教学技能大家的指导,可以说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全程参与,跟学生一起创作、一起练习,即时指导与纠正。

训练的征途是艰难的,在不断地反复操练过程中,时常是会遇到瓶颈,而训练过后的反思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杨昌美表示在训练结束后,她会时常查看关于教学内容的视频。她回忆道:“有一天,我回家在查看当天的教学内容时,觉得有一些动作要改,当下我就给我的学生发了一个视频过去。”。对于杨昌美来说不论做什么都不能忽略细微之处,量变产生质变,要注重量的积累,把握处理好每个细节,从而完成预定的目标。

杨昌美的工作虽然繁重,但她始终保持细心、敬业的工作态度。面对学生们的试讲环节,她与学生们密切沟通,就像玉的打磨过程一样,而他们,就是在不断地磨砺中成长。杨昌美表示,一节好的课,每个细节都要抠,每一个微笑都是关键。

以爱育人,以德感人

“今年对他们来说也是挑战性蛮大的,因为各方面要求也比以前多了许多。”面对项目的改变,赛事难度的大幅度上升,杨昌美深知学生们的忧虑,她告诉他们,只要尽力而为就行。对于结果杨昌美看得很淡然,她所执着的只是在赛事过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只要在此过程中学员们有所收获,她都能感受到那份真真的快乐。

谈及教学技能大赛的成绩,杨昌美衷心感谢来自各方面的支持,她提到:每次在学校教学技能比赛前一周,学院院长黄伟明、副院长李延武、院长助理吴小焱、教学管理科科长朱继伟老师都莅临训练教室,给予参加校级教学技能大赛的学生鼓励,并模拟比赛评委,给学生提供点评和建议。

近代著名教育家夏乞尊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爱育人,以德感人。这在杨昌美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文/图 大学生记者团 何华燕 肖龙艳 杨超  指导老师/陈璐 审核/冯建国

杨昌美授课现场

与学生交流

与参加教学技能比赛学生合影(一)

与参加教学技能比赛学生合影(二)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活动日历
温馨提示

欢迎广大师生对学校网站的功能、栏目、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杨晓含

联系电话:85816683

电子邮箱:xcb@gznc.edu.cn

  • 精彩推荐
  •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