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确保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时间:2023-06-13 17:39    点击:
备案编号:2023061301撰稿单位:主题教育专班学习宣传组发布单位:党委宣传部
技术录入:李艳责任编辑:周煜

本网讯 开展好本次主题教育既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力抓手,又是学校围绕“师”做文章,立足“贵”强服务,在奋发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的新征程中,贡献“贵师院力量”的行动支点。

当前,主题教育正在贵州师范学院全面、深入、生动地开展,学校把“实”的要求贯穿到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各方面工作,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在以学铸魂上提升境界,以学增智上锤炼本领,以学正风上严明纪律,以学促干上强化担当。

坚持“谋定后动”,奔着问题“去”,

在“刨根问底”中探究问题本质

调查研究是为“破题”而来,也应直奔“问题”而去。广大党员干部要先“谋”而后“动”,聚焦问题“靶向”,选定调研主题,确定调研方向,拟定调研方案,把调查研究的准备工作做充分、做扎实、做细致。

“只有真正扑下身去、沉到一线,才能切实掌握实情、抓到‘痛点’、解决问题,推动主题教育成效真正转化为学校建设和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源源动力。”5月4日,校党委书记石培新到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调研时指出,要切实将开展主题教育同推动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防止“两张皮”,以高质量的发展实绩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我们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推动全校党员干部将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在本次主题教育中,校领导班子成员坚持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每人研究确定1个调研主题,重点围绕增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升新时代高校依法治校能力、以申硕工作为抓手的科研动力机制建设、高校年轻干部监管、地方本科院校化解债务、新时代大学生价值塑造等办学治校重点难点问题,力争找准问题、查清根源、寻求对策。

全校149名处级干部应立足岗位的职能职责,将“深、实、细、准、效”落实到调查研究工作中,围绕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大学治理与制度建设、科研创新与校企融合等领域拟定调研题目,从“小切口”做好“大文章”,用“走下去”带动“聚起来”,以“解难题”体现“新作为”。采用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个别访谈、发放调查问卷、设置意见箱等多种调研形式,力求通过深入一线的调查研究,广泛接触师生员工,了解所思所需、倾听意见建议,着力打通学校改革发展中的堵点、淤点、难点,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

坚持“面向基层”,跟着问题“走”,

在“身入心至”中摸清基层实情

调查研究是了解基层、通达民意的重要“桥梁”。连日来,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二级单位深入基层开展调研,采取座谈交流、个别访谈、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面对面问需交流、一对一解惑破题、实打实答疑纾困,耐心听取一线师生群众对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切实做到问需于师生、问计于师生、问效于师生,以“身入心至”收集推动学校发展的“一手资料”,深入了解督查各学院主题教育工作推进情况,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情况,教学与科研、创新与发展、思政与树人,以调研开局,以调研开路,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当前主题教育正全面深入推进,基层党支部作为党在基层的坚强战斗堡垒,务必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严格贯彻落实,要结合高校实际创新学习方法方式,对于党中央、省委规定的核心内容要切实抓紧抓实学习;教师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党建带动业务发展的作用,实现党建与教学科研的互进互促,协调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要高度重视发展质量,要严格把关、仔细甄别、抓好教育,真正把高素质的人才发展到党的队伍中来。”校党委书记石培新在商学院教师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调研时要求。

“这是一次自评自改、以评促建的机会,对学院提高办学质量、深挖办学特色、凝练教学亮点具有重要意义。学院要在“育人”上狠下工夫,坚持OBE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符合学院特色的十大育人体系。”校长韦维在化学与材料学院调研督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时指出。

“必须继续坚持学术诚信,服务学校发展大局,解决好科研反哺教学路径不明确的问题,要以国家社科基金和贵州省哲社课题为引领,增强科研敏锐性,聚焦当前现实需求,从“我想要研究什么”向“政府和社会要我研究什么”转变,产出一批解决实际问题的高质量成果,真正将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 校党委副书记熊世桓在历史与档案学院调研中强调。

“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牢牢守住规模性返贫等底线,勇敢探索符合民风民情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要求学校驻村干部要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压紧压实责任,强化组织领导、督促指导和宣传引导,为努力建设怡人宜居的美丽乡村而做出奋斗。”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省监委驻贵州师范学院监察专员韩兵兵在印江县峨岭街道黔溪村、同心村实地调研乡村振兴和驻村帮扶中要求。

“要找准教育教学的短板不足,加以改进,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实做细,要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学院不怕吃苦、敢于战斗的精神,凝练学院优势项目,形成特色亮点,融创模式、凝练成果、三创融合、成果推广,迎难而上,引导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邹晓青在创新创业学院调研中强调。

“要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塑造工作,要加强调查研究,要深入基层,深入学生,深入实践,倾听学生声音。要加强分析,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改进工作。要改进方法,把握大学生价值塑造工作的内因和外因、路径和方法、形式和内容,精准做好教育工作。”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任洁在学工部调研中要求。

坚持“一抓到底”,盯着问题“改”,

在“深挖细研中开出对症良方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对症开方的把脉之道。只有以科学辩证的方法寻找“答案”,把问题看清找准,把规律摸清摸透,做到“调”在实处、“研”在深处,才能掌握调研主动权。勇于涉险滩、走险路、破难题,始终聚焦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做到不回避、不敷衍、不糊弄,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才能不断推动调查研究取得实效。

师生无小事,细微见真情。自本次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学校围绕师生的急难愁盼持续发力,以教职工生的身边小事、琐事为切入点,反复研讨、形成时间表路线图,将即行即改问题的每一项整改任务落实落细,着力解决了校园3号门安全隐患;通过在学校公租房、知行苑停车场安装摄像头、安装照明设备、规划停车线、整治车辆乱停乱放现象;维修漏水问题;解决学生公寓外的外卖存放等举措,切实增强师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多措探实招,多管求实效。学校统筹各单位切实将自身工作实际对接“四新”“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依托贵州省乡村振兴研究院等平台,探索高等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新举措,将更多学校“智囊”“智慧”深入乡村振兴一线;搭建贵师院—乌当产教融合协同中心,推动环贵师院智慧云锦创业长廊建设,共同做好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申报工作,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利益联合体;建立产业行业专家库、区域发展项目库,畅通横向课题申报渠道,争取项目申报数量再创新高;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宣传,筹划成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充分发挥第三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作用,着力推进学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在“调”上用心,让调查研究有高度,在“查”上用力,让调查研究有深度,在“研”上用智,让调查研究有广度,在“究”上用功,让调查研究有厚度。我们要在调查研究中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让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的过程,成为转变作风、增进师生认同的过程,成为提高履职本领、增强责任担当的过程,切实发现一批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针对查摆问题,列出清单、提出对策、限期整改,扎实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把调查研究的问题清单转化为体现调研实绩的成效清单,真正使主题教育成为密切联系师生的交心工程、暖心工程、连心工程。

文字/主题教育专班学习宣传组 图片/宣传部 审核/薛璞

石培新到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调研

石培新到商学院教师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专题调研

韦维到化学与材料学院调研

熊世桓到历史与档案学院调研

韩兵兵到印江县峨岭街道黔溪村、同心村实地调研

邹晓青到创新创业学院调研

任洁到学工部调研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活动日历
温馨提示

欢迎广大师生对学校网站的功能、栏目、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杨晓含

联系电话:85816683

电子邮箱:xcb@gznc.edu.cn

  • 精彩推荐
  •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