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聂森,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省学术带头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国家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贵州省美术家协会理事(主席团成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主任;贵州省教育学会美术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西南少数民族工艺设计研究中心主任;贵州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报告中,“教育、科技、人才”被提至更加重要的位置,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重视,为新时代教育和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贵州师范学院作为地方师范本科高校,应着力彰显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特色,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发挥专业优势,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人才战略,推进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贡献力量。
一、聚焦数字产业经济,实施数字化人才培养提升工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对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利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培养机制等方面创新,进一步推动教育实现数字化转型,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数字化人才培养提升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应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科教产教有机结合的育人体系,培育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源源不断地为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发挥数媒专业优势,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坚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挥在数字动画、三维建模、数字景观、虚拟现实体验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聚焦贵州数字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着力培养数字资产制作、数字旅游体验产品研发、红色文创产品研发等方面的数字艺术人才。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回应社会对数字人才的需求,积极融合数字资源开发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资源配置,提升数字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好实习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优质实习资源,与数字产业关系密切相关单位开展教学实践合作,优化数字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数字技术培训,注重旅游产品体验。重点关注贵州省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利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需要,研发相关的数字体验产品。重视展馆体验方面的设计制作工作,在vr、xr等板块加快设备和技术的投入,为我省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建设赋能助力。
二、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建设服务产业行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艺术介入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服务产业行动,可以为乡村在人才、文化、产业、生态等方面提供更为独特的实现路径。
发挥设计专业优势,探索服务社会模式。紧扣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主题,以“数字创意IP产品”模式创意激活文化元素,丰富乡村文化产品供给,积极服务农特产品品牌形象,提升产品附加值。探索地方设计服务需求,引导师生关注地方,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理念,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挖掘民间传统工艺,助力传统文化传承。潜心挖掘地方特色工艺,以“数字平台农文旅”模式驱动业态创新;积极探索产学研模式,与企业形成优势互补,提升产品设计内涵,为企业开发新市场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三、聚焦产业合作战略,实施科教融合协同发展计划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校肩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聚焦新国发2号文件中关于加强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围绕‘四新’抓‘四化’,开展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实施科教融合协同发展计划。”
主动对接地方资源,实现产教融合发展。对贵州民间工艺设计进行积极的探索,结合当地纺染织绣、编织等民间技艺,将民族特色与时代创新紧密融合,融入现代审美元素,将传统之技与传统生活之道,自主、自觉、自发地活用到现代生活之中,助推乡村振兴更好实现。
持续推进校地合作,加强协同育人发展。充分发挥美术学、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公共艺术等专业优势,将地方与企业设计需求融入教学科研工作,实现实训教学与创新创业平台融合发展,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典范,实现协同育人、校企共赢发展的新局面。
深化合作帮扶共享,实现六位一体培养模式。通过整合各类资源,组织各类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实践教学活动,围绕新时代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等产业发展要求,推动专业实践应用,实现“产、学、研、政、企、用”六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文字/聂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