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梁瑞,历史与档案学院院长,博士,教授。江西瑞昌人,历史与档案学院院长,博士,教授,贵州省史学会副会长,贵州省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贵州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秘书长,贵州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主要从事古代职官制度和廉政文化、山地仪式学、贵州教育史研究。获得国家级课题立项1项,厅级以上课题2项。出版专著《唐代流贬官研究》,发表有《唐政府贬降官员的几个原则》《论唐代贬官的迁转途径》《清代黎氏家庭教育与贵州沙滩文人》等核心论文。
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全体党员的盛事,也是全国人民的大事。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已走过101年历程,党员人数从成立之初的50多人发展今天的9600多万。作为百岁年龄的“老党”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大党,中国共产党一直秉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富强”的初心,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打败了侵略者和反动派、成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挺直了民族脊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国家向现代化强国迈进。初心未变,中国共产党就会永远和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永远不会改变;“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命尚未完成,中国共产党就会永葆“坚守理想、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不负人民”的青春力量。而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优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因此,“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现代化征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作为高校党员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不仅要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更要在实践上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教育工作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质量人才。
一、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校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我们始终秉承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作理念,构建教学管理与运行、教学监测与评价、教学改进与反馈、理论加实践、知行做合一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命感强、情怀深、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基础教育输送高素质历史教师和史学工作者,为社会各机构输送能引领档案事业发展的高素质档案工作者,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为贵州实现人才强省的目标贡献力量。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凝聚团队智慧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能否兴国、人民对教育是否满意,关键在于教师。高校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培养建设者、培养接班人的时代重任。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落实水平提升计划、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建立一支认真教学、钻研学术、师德高尚、基础扎实、团队协作的稳定师资队伍,为实现“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提升价值引领意识,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
从学科专业特色来看,历史学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崇德明智等育人素材,档案学学科具有保护历史文书、储存历史记忆、管理信息资源、客观记录档案的功能,两个专业都有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历史学与档案学“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促进新时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开放”“合作”“共享”的中国式现代化增值赋能,为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党的二十大代表刘秀祥说:“我愿意做大山深处孩子们的守梦人。”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上,我们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进发展内涵建设,为培养时代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文/梁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