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师院 - 正文

贵州都市报:贵州师范学院 拍摄微电影作为毕业设计

媒体平台

贵州师范学院 拍摄微电影作为毕业设计

2017年05月11日 星期四 贵州都市报数字报字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杨郦晶 图由受访学校提供

 

今年,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119名学生毕业。不同于以往的是,今年允许学生自愿选择交毕业作品替代写毕业论文,其中84名同学以提交毕业作品形式结业。这些作品是学生自导自演的微电影,有新闻专题片、纪录片、剧情片、广告片等多种形式,题材涉及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关注贵州民族传统文化等。

 

“他们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个时代,这些素材可以作为研究资料保存,非常有价值!”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娄立原老师说,毕业作品的制作考察了学生大学期间学习到的电视节目制作、摄影、照明技术、节目编辑技术等,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做了考察。

 

作品赏析:

 

挖掘身边的故事

 

剧情片《影》讲述的是一个大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逃课去打麻将,不上自习,后来他被自己的分身替代了,分身代替他去上课,去上自习,甚至把他的女朋友也抢了,这位大学生最后醒悟过来,明白若要将来成就自己的梦想,要靠自己现在去奋斗。

 

故事主人公一山有一天喝醉酒开始做梦,梦境中的一山整天待在宿舍里睡大觉,醒来就去打网络游戏,和同学去打麻将,不陪女朋友上自习,后来一山发现自己“消失”了,有一个和一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代替了他去做作业,甚至抢了他的女朋友。一山的故事反映了现代大学生迷茫的生活状态。

 

纪录片《守望》讲述的是一位大学生外婆的故事,她的外婆住在印江县一个村寨里,学生的父母在贵阳打工,她的外婆常年一个人在家,成了空巢老人。影片拍摄时,这位大学生和外婆围坐在老家的火炉边聊天,镜头隐藏在屋外,因为老人对着镜头讲不出话。

 

“天冷了,多穿点衣服!”女大学生跟外婆说,外婆边听边搓手,嘴里应声“嗯”。“明天我要回学校去了,爸爸妈妈说忙完再回来看你!”外婆依旧是回答“嗯”,双手抱拳,时不时擦一下眼泪。第二天一早,外婆送外孙女出门返回贵阳上学,一路跟随相送,虽然外孙女几次扭头试图说服外婆“不要送”,天冷路滑,但外婆依然送她到分岔路口。镜头拍摄时有些摇晃,但很真实,外孙女扭过头来已是满脸泪水。

 

背后故事:

 

光线不足手机打光

 

《影》的故事取材于河南周口市王娜娜被人冒名顶替上大学,以此为原型改编而成。据参与制作的张效菡同学介绍,《影》由六名同学合作拍摄完成,拍摄共13天,后期制作半个月。

 

“男主是校园贴吧招募到的,拍摄设备只有两台单反相机,台词主要靠演员现场发挥。”张效菡说。在外景拍摄时,为了减少噪点,提高画面清晰度,就用手机灯光当背景灯,后期制作时用AE软件调色。“我们的拍摄设备是最简陋的,连台摄像机都没有。”张效菡无奈地笑笑,但没有过多大镜头拍摄和特效,反而让作品显得更真实。

 

“每段剧情碎片化,逻辑关系的处理显得有些不当。”张效菡说出了对作品的遗憾,但总体是很满意的,特别是男主一人分饰两角,采用几个过肩拍镜头交代了男主和分身对视和争执的故事情节。

阅读地址:http://dsb.gzdsw.com/html/2017-05/11/content_222826.htm

 

2017年05月12日 17:5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