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师院 - 正文

贵阳晚报:贵州发现晚期遵义型铜鼓 专家称其可追溯至宋代,存世量稀少

媒体平台

天门村发现的铜鼓

陆氏家族保存的铜鼓鼓谱

本报讯 贵州师范学院昨日公布,该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蒋英副教授在贵州民间发现遵义型铜鼓,专家称其时代可追溯至宋代,这类铜鼓比较稀有,这一重大发现在铜鼓研究领域引起轰动。

据悉,遵义型铜鼓,是以贵州省遵义市南宋播州土司杨粲夫妇墓出土的铜鼓为标准器。在我国铜鼓分类的八种类型中,遵义型铜鼓位列其中,被发现的数量很少。

据蒋英介绍,鼓面有十二芒太阳纹、晕圈、乳钉和游旗纹雏形,最外圈有四组蛙足印迹,可能是年代的久远,整个鼓面的纹饰较模糊。鼓腰至鼓足以同心圆纹为主体纹饰,胸腰有两对大跨度的扁耳,从形制上颇有遵义型风格。经测量,该鼓面直径54公分,通高33公分,鼓足55公分。

我国著名的铜鼓研究专家蒋廷瑜教授和李昆声教授分别对天门村陆氏家族珍藏的铜鼓图片对比分析认为:这面铜鼓可能是遵义型向麻江型的过渡形态,属于遵义型铜鼓的晚期,麻江型铜鼓的早期,其时代可追溯至宋代。

据称,这类铜鼓存世量稀有,是一个新的发现。

(吴建峰 本报记者 胡颖)

(《贵州发现晚期遵义型铜鼓》由贵阳晚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阅读地址:http://wb.gywb.cn/epaper/gywb/html/2017-01/06/content_1197.htm#article


2017年01月06日 21:16:22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