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天眼述评】贵州高校“双一流”建设路线图

时间:2020-06-30 23:08  点击:

贵州大学校园一角

今年初,在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双万计划”)名单中,贵州获批5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在争创“双一流”大学的浪潮中,在走出特色发展的道路上,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高校拼搏进取、奋勇争先,跑出了贵州高等教育的“加速度”。

立足实际凸显特色

“双一流”建设有力地支撑了人才凝聚和产业聚集

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贵州按照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布局,进一步要求各高校厘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理念,找准办学定位,根据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贵州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思路十分明确:重点支持贵州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各高校按照“一校一策”原则,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和地域特点,编制一流大学建设方案;鼓励和引导不同类型的高校差别化发展,促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建设蓝图已经绘就。贵州师范大学通过建设一流学科,带动学科群的发展,从而引领、带动其他学科发展进而提升整个学校的实力水平;贵州理工学院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打造“西部一流、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理工大学”;贵州商学院坚持以商业为特色、经管为核心,力争“商科类”学科专业体系综合实力达到国内中游水平……

随着《贵州省教育厅大力推进区域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等意见的相继出台,为贵州的“双一流”建设提供了科学、详细的“行动指南”,引导着贵州高校深化认识、转变理念,走上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贵州大学教授姚俊杰带领生态渔业技术服务团队开展科研活动

2017年,贵州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又跻身全国部省合建14所高校行列,迈进了国家一流大学整体建设高校行列。

与此同时,贵州大学的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两个学科,贵州医科大学和遵义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学科,相继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全球排名1%,贵州高等院校质量水平逐步提升。

瞄准需求深度转型

参加今年高考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会发现又多了一项选择——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缅甸语系将招录首届缅甸语专业本科生,该专业采取缅甸语和英语的双语种教学模式和“2+1+1”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第三学年前往缅甸高校留学一年。

不仅如此,贵州民族大学新增泰语本科专业和老挝语本科专业,贵州财经大学新增葡萄牙语本科专业,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新增朝鲜语本科专业……

贵州理工学院学生开展测量实习

2019年3月,贵州出台《贵州省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并与教育部非通用语教指委正式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成为全国首个针对做好外语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的省份。

随着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健全,贵州积极支持高校立足自身发展定位和办学实际,围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联动机制的建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实现新突破,使得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

2019年,贵州出台了《贵州省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突进行动工作方案》,并将已立项建设的56个贵州省一流学科整合为23个学科(群),聚力成拳凝聚一流学科发展硬核力。

按照“夯实基础、分类指导、加强协同”的总体思路,贵州围绕重大产业、重点领域和重大任务,建成了一批国家、省部级重大创新平台和学科建设平台,培养了一批省内外知名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创新团队。

绿色农药、山地高效特色农业、喀斯特石漠化治理、脑科学、大数据、高端制造、病理学、中医中药、新药研发……贵州高校在这些方面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研究方向,涌现出一批以优秀中青年学者为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术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与此同时,贵州相继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重大科研平台上实现了“零”的重大突破,有力地支撑了人才凝聚、产业聚集、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

扎根本土争创一流

2020年春耕春种之初,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专家无法及时前往田间地头帮扶指导,贵州大学便在省内各大媒体上详细公布了专家的姓名、电话,只要农户有需要,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电话咨询。

专家电话一公开,立即成了“百姓热线”,每人每天要接二三十个咨询电话,通过一根“线”,为农户解决了大量春耕生产中的难题。

贵州师范学院旅游管理学科团队为贫困村做乡村旅游规划设计

而在疫情得到缓解后,产业团队专家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第一时间带着致富“锦囊”,赶赴春耕一线开展实地指导,把实用技术送到农户手中。

作为贵州重点支持创建的国内一流大学高校,贵州大学一直努力在内涵发展、服务社会、国际交流等方面创新提升,以全省17%的教学科研工作者的比例,完成了全省高校60%以上的科研任务,并坚持科研把做到“顶天立地”,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不断实现新突破。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衡量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贵州大健康、大旅游等产业发展方兴未艾,迫切需要高校解决关键问题、重大装备、共性技术,更迫切需要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勇于担当的创新人才提供支撑。

为助力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围绕省委、省政府领衔的12个农业重大产业,建立高校服务农村产业革命项目并增至项目111个,立项农业重大产业科学研究攻关项目21项、软科学课题6项。同时,全省高校的37个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直接服务对口农村产业革命发展,并建设了产学研基地33个。

在“双一流”建设中,贵州各高校以强烈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围绕贵州省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民生急需,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推进区域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推动高校重点突破,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正在全面提升。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活动日历
温馨提示

欢迎广大师生对学校网站的功能、栏目、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杨晓含

联系电话:85816683

电子邮箱:xcb@gznc.edu.cn

  • 精彩推荐
  •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