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贵州:诗不可说丨葫芦的文化解读,得从孔子说起……

时间:2020-09-09 12:56  点击:

关于葫芦文化,孔子留给我们“箪食瓢饮”和“系而不食”两个典故。

“箪食瓢饮”出自《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是孔子赞扬他的得意门生颜回的话。他以“一箪食,一瓢饮”高度肯定颜回不忮不求,有贤达之情操。后世多以“箪食瓢饮”指淡泊自守、安贫乐道。孔子称赞颜回为“贤”人,后来颜回在元代被封为“复圣公”,跻身圣人行列。现曲阜市有街道“陋巷”,陋巷街北首有颜回庙“复圣庙”。

复圣庙,图片来自网络

唐代郑审《酒席赋得匏瓢》诗有曰:“华阁与贤开,仙瓢自远来。幽林常伴许,陋巷亦随回。”读过上文,“陋巷亦随回”是很好理解的,是说“匏瓢”总是伴随在陋巷里的颜回身边。

但“幽林常伴许”又是怎么回事呢?

“许”是指许由,诗句所用典故是关于尧舜时代隐士许由的一个故事。东汉蔡邕《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曰:“许由者,古之贞固之士也……渴则仍河而饮。无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饮之。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由操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动,历历有声。由以为烦扰,遂取损之。”按照蔡邕所述,大致是说,许由用手捧水喝,别人送给他一个葫芦瓢,许由用瓢喝过水将瓢挂在树上,风吹瓢响。许由觉得声音烦扰,干脆把瓢扔掉了。这个典故,后世也常用。但其实,说匏瓢“幽林常伴许”显然不是故事的原意——写隐逸傲世常用的是“挂瓢”“瓢喧”“弃瓢”等。

图片来自网络

让我们回到孔子。“系而不食”出自《论语·阳货》,孔子反问子路说:“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大致的意思是,我怎么能像个葫芦瓜?光挂在那里而不能吃呢?这反映了孔子积极入世、力求改变社会的愿望。

那么,孔子为何自比“匏瓜”呢?因为,葫芦对于古人的生活,实在太重要了,重要到天上都有相对应的星星。

古代中国天文学专著和观测记录、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天文著作之一《甘石星经》便记录有“瓜瓠”星。《甘石星经》载:“瓜瓠,五星……星明,大熟。主……果园……去北辰七十一度。”这“瓜瓠五星”,《史记·天官书》里记载为“匏瓜”星。《隋书·天文志》里载为“瓠瓜五星”。《隋书·天文志》曰:“瓠瓜五星……主果食。明,则岁熟。”

匏瓜五星图,图片来自网络

按照以上的记载,匏瓜星是管收成的,匏瓜星明亮,则五谷丰登,瓜果丰收。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孔子自比匏瓜,绝不能“系而不食”,是要发出光亮来,为的是天下苍生,是一种以民生为己任的赤诚情怀和匡正时弊的政治热情。

天上的匏瓜星与天下的瓜果之实丰收与否关系密切,后代的文学作品也有言及。如西汉王褒《楚辞·九怀》有曰:“援瓟瓜兮接粮。”对于这一句,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注解曰:“瓟,一作匏。”也即,“瓟瓜”就是指匏瓜星。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引《大象赋》解释说:“(瓟瓜)五星……天子之果园。占,大光润则岁丰;不尔,则瓜果之实不登。”

如果说孔子和颜回的葫芦是他们圣人品格的象征和寄托,那么,道家的葫芦里,则隐藏着仙人的小秘密,是长生不老的向往和希冀。

《后汉书·方术列传下·费长房》曰:“费长房者,汝南人也。曾为市掾。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及市罢,辄跳入壶中。市人莫之见,唯长房于楼上见之,异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长房之意其神也,谓之曰:‘子明日可更来。’长房旦日复诣翁,翁乃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翁约不听与人言之。后乃就楼上候长房曰:‘我,神仙之人……’”

这是讲了个仙人“悬壶”卖药的故事,十分玄幻。仙人的葫芦里,“玉堂严丽”“旨酒甘肴”,应有尽有,就是幸福的模样啊!

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故事影响很大,东晋葛洪《神仙传·壶公》,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二十八治·云台山治》均继续演绎费长房遇卖药仙人故事,留下“壶公”“壶天”等典故,为历代诗人反复吟咏

如李白《对雪醉后赠王历阳》有曰:“君看昔日汝南市,白头仙人隐玉壶。”王维《赠焦道士》有曰:“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令狐楚《赠毛仙翁》有曰:“壶中药物梯霞诀,肘后方书缩地功。”姚合《送王龟处士》有曰:“壶中驻年药,烧得献庭闱。”鲍溶《周先生画洞庭歌》有曰:“疑君如有长生路,玉壶先生在何处。”贯休《故林偶作》有曰:“唯寄壶中客,金丹许共分。”

宋代乐雷发《壶中天歌赠侯明父》是这一题材的集大成者,诗曰:

盖头即可居,容膝即可安。

连云大厦千万间,何如壶中别有天。

壶中何所有?笔床茶灶葫芦酒。

壶中何所为?目送飞鸿挥园丝。

窗前祝融老僧竹,壁上九疑狂客诗。

壶中主人知为谁,啖枣仙伯雪鹤姿。

左揽玄微袂,笑移砥柱弄河水。

右拍长房肩,饱餐麟脯倾玉舷。

蓬莱山,在何处,劝君且占壶中住。

不曾上列金马门,也应不识崖州路。

探禹穴,浮沅湘。

脚下尘土鬓上霜,我到壶中如故乡。

该诗是歌行体,写得挥洒自如,汪洋恣肆,颇有李白歌行的风韵。“壶中别有天”,“壶中如故乡”,这更加突出地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追求,对神仙境界的向往。

但综合唐代诗人的作品分析,显然,令人神往的,不仅仅是葫芦里的神仙境界,还有葫芦里能让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那我们问问“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南宋著名的道士诗人白玉蟾有诗曰:“八两日月精,半斤云雾屑。轻似一鸿毛,重如千枰铁。白如天上雪,红如猩猩血。收入玉葫芦,秘之不敢泄。”怎么样,神奇不神奇?

然而,可是,不过,道教南宗第五世祖白玉蟾的这首诗,题目叫《炼丹不成》——他不会是故意骗我们说没炼成的吧。

图片来自网络

而我们确知葫芦里有仙丹的,是在《西游记》第五回太上老君的兜率宫里,但太上老君五葫芦金丹都被“大圣”“吃炒豆”偷吃光了。

而费长房遇到的那个卖药仙人,是“悬一壶于肆头”,高高挂着一个药葫芦的。于是,“悬壶”便成了行医、卖药的代称、雅称。往往行医者自称“悬壶问世”,而颂誉医者仁心救死扶伤则赞其“悬壶济世”。

现在,泰山中路回马岭牌坊下有壶天阁。该处建筑明嘉靖年间称“升仙阁”,清代乾隆年间改名“壶天阁”。“壶天”指道家的神仙境界,意味着自此阁再往上登山,便进入仙境了。

佛教中也有几个典故与葫芦直接相关。

宋代释如珙《塔铭》有曰:“天生一穴,藏吾枯骨。骨朽成土,土能生物。结个葫芦,挂赵州壁。永脱轮回,超三世佛。”作者名字中的“释”,原本汉语中就有放下、解脱的含义,而专门用于僧人的名字,“释”盖取梵音,指代释迦牟尼,作为佛门弟子的标识。而佛塔音译为“佛图”“浮图”“浮屠”,意译则为“方坟”“圆冢”,因此,释如珙自作《塔铭》,实则类似自作“墓志铭”。

诗中的“结个葫芦,挂赵州壁”,是释如珙直接用典。

“赵州”是指唐代高僧从谂(shěn)。从谂住持于赵州(今河北省赵县)观音院,传扬佛教,不遗余力,世称“赵州和尚”,简称“赵州”。大概从谂禅师是当时的人气王网红高僧,大受追捧,以至于成了当地乃至佛家的代言人。据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有《赵州从谂禅师语录》三卷存世。

“东壁葫芦”即出自《赵州从谂禅师语录》: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师云:“东壁上挂葫芦多少时也?”

意思是说,有学僧的人问:“什么是达摩祖师从西方来东土传授的佛法意旨?”赵州禅师回答说:“东边墙壁上挂着葫芦,有多长时间了?”

这一问一答间,机锋顿现。“机锋”本来就是佛教禅宗用语,是指问答迅捷锐利、不落迹象、含意深刻。那么,“赵州和尚”从谂用“东壁上挂葫芦”回答了问话了吗?

图片来自网络

葫芦自挂东墙,何人何曾专门理会?虽非天生,却总是随其自然。

“祖师西来”,却难道是有意而来?尔等难道以为祖师是有意而来?当来自来,从来处来。当去即去,去去处去。

宋代对于“赵州东壁葫芦”的接受度很高。释有权《颂古十一首(其十一)》诗曰:“黑云当午蔽清虚,白雨翻空夫画图。雨过云收山色净,赵州示壁挂葫芦。”释宗杲《示鼎需祥人》有曰:“赵州东壁挂葫芦。”范成大《仲行再示新句复次韵述怀》有曰:“神仙懒学古浮丘,祖意慵参老赵州。”

宋人诗歌里,“依样画葫芦”也是个典故,大约是自嘲参禅修佛没有精进。楼钥《写照叶处士求僧》诗曰:“几年依样画葫芦,自作葫芦学佛徒。一笔从今勾断了,一瓶一钵任江湖。”陶谷《题玉堂壁》诗曰:“官职有来须与做,有才用处不忧无。堪笑翰林陶学士,一生依样画葫芦。”郑刚中《赠传神者》有曰:“葫芦可画虽依本,阿堵知君画不亲。”刘克庄《壬戌首春十九日锁宿玉堂》有曰:“无情莲炬剪将残,有样葫芦画不难。”

图片来自电视剧《红楼梦》

《红楼梦》第四回讲“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故事,这里的“葫芦”大致是“糊里糊涂”的意思。葫芦的这一含义,来自宋元时口语,通指含混、糊涂,也叫做“葫芦提”,也写作“胡卢提”,《水浒传》第二十六回里便有这个说法。

闻一多《伏羲考》详解“葫芦生人”的传说与信仰。实则世界范围内,不仅中国各民族有葫芦崇拜、葫芦生人神话,亚洲其他国家、美洲、非洲等也有相近的葫芦神话。

明代于慎行《元旦赐门神、挂屏、葫芦等物,岁以为常》诗曰:

节启青阳岁籥新,金人十二画为神。

韶华自合留天府,御气谁期洽近臣。

彩胜仍分仙禁缕,云屏况借汉宫春。

却怜寂寞扬雄宅,门巷恩光接紫宸。

图片来自网络

于慎行的这首诗,是感恩戴德称颂皇恩浩荡的。其实,诗歌的题目便告诉了我们一切的真实——正月正过大年,皇帝恩赐给于慎行一些物品,而其中居然有葫芦!且“岁以为常”,每年都如此——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明代的皇宫、贵臣,庆贺春节是要悬挂葫芦的

明代春节悬挂葫芦或许是为了驱邪避难、迎祥纳吉,是一种很中国风的仪式感。而今天的人们喜爱在家里摆放葫芦,据说是因为“葫芦”谐音“福禄”,有吉祥喜庆的含义。嗯,这种祈愿是积极的,这也是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应该能够促使我们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编辑: 曾璐

责编: 飞宇

编审: 陈薇

https://movement.gzstv.com/news/detail/315429/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活动日历
温馨提示

欢迎广大师生对学校网站的功能、栏目、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杨晓含

联系电话:85816683

电子邮箱:xcb@gznc.edu.cn

  • 精彩推荐
  •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