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25年4月26日,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2025年校友座谈会在文学与传媒学院会议室隆重举行。30多名校友从全省各地重返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话学院发展。贵州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罗光杰出席并致辞,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陈亦桥、院长杨波、副院长李明勇出席活动,20余名在校学子参与活动。座谈会由陈亦桥主持。
忆往昔青春岁月传学院精神华章
活动伊始,罗光杰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代表学校对远道而来的校友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罗光杰深情回顾了学校从贵州教育学院到师范学院的跨越式发展历程,并强调校友们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学院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和参与者。他高度赞扬了文学与传媒学院校友对学校及学院发展的重大贡献,特别提及了三联教育集团董事长肖开玉的创业历程,并对其在我校连续九年设立“三联奖学金”,支持学弟学妹追求卓越的善举表示了赞赏。他希望文传校友与母校携手,传承学校学院精神,让文学的温度与传媒的力量回应时代呼唤。
随后,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杨波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自1978年语文组初创,历经中文系、文学院,至2018年正式更名为文学与传媒学院,学院始终秉持“尚贤、博文、求真、树人”的院训,培养了众多扎根教育、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杨波列举了学院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等方面的显著进展,并对校友在实习支持、生源推荐等方面的贡献表达感谢。
话校友成长之路 续师生同窗情谊
自由交流环节中,校友们踊跃分享成长故事。从初入职场的新锐教师到深耕教育行业数十年的资深教育工作者,大家围绕“传承与创新”主题展开热烈讨论。有校友回忆道:“母校的课堂教会我们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这份理念始终指引我在教学中坚守初心。”另一位在公共服务领域工作的校友感慨:“母校的‘尚贤精神’让我明白,真正的成就是为社会创造价值,而非追逐名利。”现场温情涌动,不少校友提及恩师教诲时眼含热泪,引发全场共鸣。
文学与传媒学院原院长吴俊在总结讲话中,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回顾了学院从成高到普高、从语文教育专科到汉语言本科、从一个专业到四个专业的转型历程。他强调,文传学院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师生的坚守与奉献:“从老校区的艰苦办学到如今的现代化校园,我们始终以‘树人’为己任。许多校友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有人扎根乡村教育,为留守儿童点亮希望;有人投身文化传播,用笔触记录时代脉搏。正是这些平凡中的伟大,铸就了文传人的精神底色。”他还特别提到,学院历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不少校友在实习期间便展现出无私奉献的品格,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求真”与“尚贤”的深刻内涵。
凝校友智慧共识谋学院未来发展
座谈会尾声,校友们参观了学院文化、校园新貌,漫步于文化长廊、印山书院,纷纷用镜头记录下焕然一新的教学楼、图书馆和实训基地。
此次座谈会不仅是情感的重聚,更是精神的凝聚。校友们表示,将永远铭记“师院人”的身份,并以实际行动支持母校的发展。展望未来,文学与传媒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友联络机制,汇聚校友共识以推动产教融合,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共同续写新时代的育人篇章。
图文/彭浩杰 一审/忻晓松 二审/杨波 三审/陈亦桥

罗光杰致辞

陈亦桥主持

杨波介绍学院发展

吴俊总结讲话

校友作自由交流

座谈会现场

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