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川岩迎来新曙光 ——专访“治水书记”高强

时间:2019-11-22 18:12    点击:
备案编号:2019112212撰稿单位:宣传部发布单位:宣传部
技术录入:周煜、马丽莉责任编辑:冯建国

本网讯 曙光之乡的新难题。印江县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川岩村,是脱贫攻坚曙光精神的诞生地,经过张曙光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村的公路通了,房子修好了,产业也建起来了,老百姓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了。但是,壮志未酬,张曙光同志因意外倒在了脱贫攻坚一线,他的名言“活着不一定要鲜艳,但一定要有自己的颜色。”成为脱贫攻坚的绝唱。川岩村坐落在山坳里,每逢雨季,漫山遍野的雨水汇集于此,洪水肆意毁坏老百姓的庄稼,群众苦不堪言,这也是张曙光生前拼力想解决的难题。但由于印江县财政资金欠缺,需要修建沟渠的地方多,川岩村修建防洪渠的事宜一直停留到构想当中,迟迟得不到解决。

一定要防住洪水。2018年3月,作为川岩村脱贫攻坚的责任单位,贵州师范学院派出第二批驻村扶贫队员——高强到川岩村驻村工作,担任第一书记。上任前,学校党委书记语重心长地交待他:到了川岩村,一定要秉承曙光精神,干好干实干出新的曙光成绩和曙光精神,让川岩村的老百姓看到美好新未来。上任一个月,高强在遍访群众中得知洪水肆虐庄稼,群众极力希望修建防洪渠,此事也是张曙光生前愿望和梦想,下定决心,一定要防住洪水。

一定要修好防洪渠。经过实地勘察,专家论证,修建防洪渠疏导洪水是最优方案。第一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贵州师范学院在决战脱贫攻坚中,采取的“1+1+N”集团帮扶模式,在川岩村“治水”过程中,帮扶集团给予了大力支持,校党委争取多方支持,在高强的不懈努力下,成功向省防汛办申请到修缮资金50万元。第二要解决的是做好群众工作:防洪渠要经过多家村民的田地,村民的思想必须要做通,为此,高强挨家挨户打招呼、做工作。曙光之乡的群众表现了很高的觉悟,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村民张雨松老人说:“高书记是好人,他来我们川岩,给咱们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样样事情都办在我们老百姓的心坎上,现在要我们的庄稼不受水灾,我们当然要支持!”。第三要解决的是设计和工程问题:高强先后20余次跑印江县峨岭街道办事处、县水务局、设计公司等。尤其在施工期间,他连早餐都顾不上吃了,第一件事情就是到施工现场督促施工质量,排解施工困扰。“多么好的老乡们啊,我如果修不好这防洪渠,愧对乡亲父老,愧对张曙光老书记!”——高强由衷感慨。

防住了洪水和贫困。经过两个多月的集中奋战,一条长达700多米防洪渠额终于修建成功,平时,它犹如一条洁白的哈达从川岩村的田间地头穿过,美丽极了!洪水来时,它犹如两只有力的双手,将这头猛兽驯服得乖乖的,远离村庄。这是一条同心渠、民心渠,通往小康之路的初心渠。

川岩村的新未来。在高强随身携带的手提包里,有一张他自制的川岩村农户住宅分布图,这张图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他用红笔作的标识,就在这圈圈点点之间,川岩村所有农户的基本情况他做到了然于心。现在,经过高强同志和驻村工作队以及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川岩村贫困发生率从原来的33.1%下降至1.37%,并于2019年3月和7月顺利通过省级第三方评估和国务院第三方评估,均以“零错退、零漏评”的佳绩得到了评估组高度称赞。

文/冯建国 赵利平 图/驻村帮扶队 审核/邹晓青

走访川岩百姓

川岩村防洪渠开工修建

高强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质量

修好的防洪渠

和帮扶干部一起走进田间地头劳动

为留守老人送御寒服

给国务院第三方评估专家讲曙光精神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活动日历
温馨提示

欢迎广大师生对学校网站的功能、栏目、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杨晓含

联系电话:85816683

电子邮箱:xcb@gznc.edu.cn

  • 精彩推荐
  •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