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育人在师院(三)——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践行三全育人使命,画好思政育人同心圆

时间:2020-04-07 18:03    点击:
备案编号:2020040701撰稿单位:宣传部发布单位:宣传部
技术录入:赵利平责任编辑:冯建国

编者按: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年来,我校积极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积极开展“课程育人”行动,有效探索思政课建设与“三全育人”有机融合,不断丰富“第二课堂”内涵。以务实管用的举措、实实在在的行动,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到实处,逐步构建起铸魂育人的“师院模式”。值此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我们推出“铸魂育人在师院”特别报道,敬请关注。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导向,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夯实课程育人的主阵地,拓展网络育人的分战场,探索实践育人的新途径,全院师生师生同心同德画好思政育人“同心圆”。

以新思政观引领课程改革,做好课程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的根本问题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学院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个根本问题开展各项工作,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育人的大思政课程育人格局。一方面是抓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例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思政着力构建以“学生中心 产出导向”的师范生人才培养体系,紧紧围绕“一践行 三学会”毕业要求开展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纳入课堂教学,作为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整个教学体系。另一方面是抓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学院充分发挥广大专业教师队伍的作用和影响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到学院育人过程中。学院要求35岁以下教师在5年内拥有“6个1”成为应用型教师:1次岗前培训、1届辅导员、1次指导学生获奖、1次中小学或企业实践、1次高校进修、1项团队合作项目。通过6个1就可以形成一批关心学生、责任心强、业务精的专业教师队伍,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育人激情。

以“互联网+教育”引领改革,做好网络育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结合专业优势努力打造“互联网+教育”网络育人平台,创新网络育人载体。一方面是我院专业教师团队自主研发的“码学堂”教学管理平台,服务于我院的所有课程教学和日常管理,同时还服务于我院学生的很多学科专业竞赛和贵州省中小学信息学竞赛。另一方面是我院自主建立的“微信公众号”,服务于学院的日常教学、党建、管理、宣传、学习等,该平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切实增强了服务师生的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该平台还链接了学校的其他教学、管理和学习品台。教育手段日益多样化、多元化,慕课线上课程、云平台、大数据运用等都在育人过程中发挥作用,教育手段也从“单动”转向“联动”。

以“双创教育理念”引领改革,做好实践育人

根据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学院坚持以“双创教育理念”引领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导向和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一是基于项目驱动做中学,要求学院老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组建学生团队开展研究,弥补课堂理论课教学后的实践教学。经过几年探索实践,我院初步构建出“基于项目驱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训实践育人体系”。二是基于问题导向的毕业设计,要求所有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必须来自产业行业需求,或来自大创项目或指导教师科研课题。三是积极开展多方合作,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这些措施着力于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积极调动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着力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

文/谭丽琼   图/学校新闻网   审核/李艳琴

廖玉梅博士指导学生参加美国数学建模竞赛获一等奖

任善静博士带领学生参加科技竞赛

王桥老师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获奖

向程冠主任带领学生创新创业获贵州电视台报道

学院运用新媒体网络技术服务新生报到

学院组织专业老师开展“课程思政”行动计划大讨论

学院左羽院长与企业签订合作项目

组织学生开展企业见习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活动日历
温馨提示

欢迎广大师生对学校网站的功能、栏目、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杨晓含

联系电话:85816683

电子邮箱:xcb@gznc.edu.cn

  • 精彩推荐
  •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