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陶思炎教授应邀到我校作学术报告

时间:2017-10-27 19:52    点击:
备案编号:2017102724撰稿单位:高研院发布单位:宣传部
技术录入:陈璐、肖海琴责任编辑:孙秀华

本网讯 为了营造学术氛围,拓展学术空间,10月26日下午,中国当代著名的民俗学家、艺术理论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东南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陶思炎教授应我校设计学院和贵州民族学与人类学高等研究院的邀请,在设计学院140会议室作了题为“文化遗产的释读”的学术讲座。设计学院、高研院、贵州山地研究院、文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等单位的四十余位学术骨干参加了此次会议。报告会由高研院副院长杨定玉教授主持。

报告会上,陶思炎教授以小孩拔牙、门上挂镜子等身边常见的民俗现象作为开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征文化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的误读等三个方面对文化遗产现象作了一个全面的阐释和解读。报告会中,陶思炎教授对菖蒲、艾叶、粽子、寿桃、寿面、筷子、左右、红鸡蛋、丧葬中的跨火、门当户对、花灯、端午贴门神、除夕撞钟、黑巫术、讨口彩等常被人误读的民俗现象,从潮流性的错误、文艺作品的误导、民间知识的淡忘、对外来文化的无知、旅游与商业活动造成的错乱等几个方面作了正确的解读。陶教授认为,大凡文化,包括文化遗产,都具有文化符号的意义,尤其是作为民俗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中更凸现出符号的性质。民俗是以传统文化传承为根基的,是中华文脉之源,因此传承民俗正是当务之急。

贵州山地研究院龙宇晓教授高度评价此次报告,他认为陶教授的此次报告在知识、研究方法等方面使我们受益匪浅,并从中总结出做学问的几个步骤:第一步,多读书,了解社会现象中存在的细节;第二步,对了解到的社会现象进行类型学的解析;第三步,挖掘事物背后的象征意义,做文化研究、民俗研究最重要的是揭示事物的象征意义;最后,做学问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学会批判性思维。

在报告会的讨论和提问环节,陶教授以谦虚的态度、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民俗知识为在座师生解释了对一些民俗文化存在的疑惑,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和思想上的启迪。

文∕宋汉瑞 图∕胡雪芳  审核∕杨定玉


报告会现场

陶思炎教授在作报告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活动日历
温馨提示

欢迎广大师生对学校网站的功能、栏目、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杨晓含

联系电话:85816683

电子邮箱:xcb@gznc.edu.cn

  • 精彩推荐
  •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