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群众的好朋友——专访青杠林村驻村干部潘雨

时间:2018-10-25 19:02    点击:
备案编号:2018102521撰稿单位:宣传部发布单位:宣传部
技术录入:林佳莉、陈季春责任编辑:孙秀华

本网讯 2018年4月12日,潘雨作为我校帮扶青杠林村扶贫教师队伍的一员,扎根在青杠林,做了一名实实在在的扶贫工作者。

在扶贫工作中,驻村干部潘雨的感受是,要踏踏实实坚守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勇于承担脱贫攻坚重任,好好地为青杠林村的村民服务,帮助他们找到出路。

脱贫攻坚 教育先行

在青杠林村,教育是一大难题。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在脱贫攻坚中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作用,是拔掉穷根、稳定脱贫的前提。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潘雨深知只有教育的难题解决了,青杠林村的村民们才能真正实现脱贫。

潘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解决教育难题的机会,不遗余力地给青杠林的孩子们建立哪怕还不够坚固的教育屏障。

在还不长的帮扶时间里,他帮助贫困户杨再新的女儿杨娅琴,杨再保儿子杨建申请教育资助,帮助贫困户子女杨姗姗返回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继续读书,帮助贫困户子女杨珍、杨高、杨棕信填报高考志愿,请学校老师帮助贫困户子女吴兴亚做好乡镇教师试讲面试准备工作。

尽管这这些事情做起来有些琐碎,他还是很耐心很认真地去做,孩子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是希望。

贴心关怀 助力“老友”

青杠林的村民李运松,记忆里就没有父母的身影,他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可是年过八旬的爷爷奶奶却倒在他成长的路上。叔伯婶婶们的关怀备至让他重新有了成长的土地。

2015年李运松被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但他却心情沉重。大伯母刚从和消化道癌症争斗中捡回命,大伯已经年过花甲。二伯带着十几年未取下的钢板拼命于工作和农活,二伯母也刚出院不久。叔叔家里还有一个躺在家里的植物人和两个孩子需要照顾,而姑姑正带着那夹着钢板变形的手在烈日下流汗。

李运松想到外出打工,家人却不论如何都坚持让他继续读书,并且拿出家里仅有的微薄积蓄来支持他。即便如此这些钱也不足以支撑他的大学四年,最终在别人的帮助下贷款上学。

潘雨在得知李运松的家庭情况后,立刻打电话问候李运松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从那个时候起潘雨都会时不时的打电话告诉李运松,有什么政策是他可以了解申请的,有学习上的困难和未来计划,李运松也和潘雨讲,李运松准备考研时,潘雨帮了他很多。两人就像认识许久的老友。

住有所居 弱有所扶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潘雨始终坚持抓住一个“实”字,突出一个“真”字,一心一意为贫困户做实事、解难事。在帮助贫困户做好长远打算的同时,也注重解决贫困户当前面对的现实困难,想方设法帮助贫困户改善住房条件,让贫苦户的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是一项惠民生、解民忧的安居工程。

五保户杨飞鸿2016年危房改造,修建了新房屋,但一直未达到入住条件,潘雨督促其兄弟杨秀云尽快完善房屋粉刷、灶台搭建等修建工作,完成相关修建工作,最终达到入住条件。

由于杨再保房屋2016年享受了危房改造,四改一化不能再享受维修政策,潘雨通过办公经费解决费用问题,为杨再保家房屋上面部分以及三面墙体进行了维修。

村民很感谢他,中秋的时候,潘雨还收到来自他们的微信祝福。

见缝插针 医疗扶贫

长久以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为了贫困户脱贫的主要障碍,“看不起病”“一病入冬”的现象在贫困户中间比比皆是。在青杠林村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今年5月,青杠林村卫生室项目竣工验收,潘雨积极配合街道办和卫生院采购相关办公设备、医疗设备,青杠林村卫生室7月开始投入运营。

潘雨运用医疗扶贫这把“手术刀”帮助贫困户杨再保妻子夏海琴办理了慢病卡,帮助外出户杨再新、吴文军户代缴纳2019年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用,帮助杨再新搞清楚省外就医程序,避免后期无法报账问题,并提醒他及时进行手术。

医疗问题不可能在在短时间内完全解决,潘雨只能见缝插针,尽力去解决。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在基层攻坚扶贫的实际工作中,潘雨收获了很多。扶贫要有情感更要有责任感。潘雨说:“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有特定对象、有严格标准、有时间限制的硬任务,只有冷静思考、深入辨析、实事求是地处理具体问题,才能强有力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实现真扶贫、真脱贫。”

文/大学生记者团徐思媛 吴琳 图/驻村帮扶工作队 指导老师/赵利平 审核/邹晓青

到村民家了解危房改造情况留影

到贫困户家里走访留影

到五保户杨飞鸿家查看四改一化执行情况留影

潘雨和村民李运松合影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活动日历
温馨提示

欢迎广大师生对学校网站的功能、栏目、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 系 人:杨晓含

联系电话:85816683

电子邮箱:xcb@gznc.edu.cn

  • 精彩推荐
  • 热点阅读